他卻不會因為當(dāng)下看到唐人生活困頓貧蔽,便暗生輕視——在吐蕃之地,民眾生活之困苦情形相較于當(dāng)下的唐人而言,依舊差了太多。
他只是覺得,天下間的情形都是差不多的。
大唐貴人們與吐蕃貴人們之間的許多想法,應(yīng)當(dāng)是相通的。
而兩地庶人們的想法,應(yīng)該也都類似。
緣何會有一些人,突然會生出超越貴賤的想法來,說出什么‘民為水,君為舟’這樣讓人吃驚的言語來?
天下間真有這樣的道理嗎?
教給庶人們這樣的道理,不是給了他們傾翻貴家舟船的機會,讓他們有了不該有的心思?
僧侶一時間未能想得明白,便將身子縮回了馬車?yán)铩?/p>
昏暗的馬車中,積蓄著濃重的檀香味。
年輕僧侶縮在角落里,眼神看著身前的一片昏暗,神思不知在何處飄蕩。
這時,他聽到馬車?yán)镱^的誦經(jīng)聲,他轉(zhuǎn)過頭去,隔著那些骨頭與石頭打磨形成的珠石簾子,看到師父跪坐在珠簾后的蒲團(tuán)上,一邊誦經(jīng),一邊敲打著香案上的銅罄。
銅罄聲似能蕩滌心魂。
一身紅色衣袍,將頭發(fā)以五彩繩扎著、編成數(shù)道發(fā)辮垂下來的師父誦經(jīng)過后,躬身拜了下去。
隨著他俯下身去,年輕僧侶看到煙氣裊裊的香案前頭,橫著一塊羊脂白玉。
那羊脂白玉里,隱約有兩道婀娜人影。
“玉中神靈,玉中神靈……
何日能叫我一睹真容?
過了平?jīng)觯L安也已不遠(yuǎn)了……你們就要被獻(xiàn)給大唐皇帝……在此之前,能否叫我一睹真容?”年輕僧侶看著師父‘金剛?cè)亍胍|摸那玉石,又不敢觸碰的模樣,又轉(zhuǎn)回頭去,垂下眼簾,繼續(xù)沉默了。
也不知師父這樣癡迷癲狂的狀態(tài),幾時能夠消散?
就像師父所說的那般,今下距離長安已經(jīng)不遠(yuǎn)——屆時他若還不能恢復(fù)理智,向唐皇展示吐蕃精深佛法,以此示好唐皇,向大唐求和的事情,又該由誰來做?
馬車搖搖晃晃。
車內(nèi)又響起一陣一陣的銅罄聲。
被放置在馬車最內(nèi),那塊等人高的羊脂白玉里,兩個只見窈窕身形的人形若隱若現(xiàn)。
她們隨著馬車搖晃而輕輕搖曳,變幻身形。
仿佛不知何時,便能真正從玉中活過來一樣……
嘩……
金剛?cè)貙⒁坏姥┌椎木I布蓋在了羊脂白玉之上,綢布下的那塊玉石里,光線忽暗下去,一雙勾魂攝魄的眼睛從玉中顯現(xiàn),眼里迷惘的光芒閃爍了片刻,又熄滅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