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銀子交到董謙手上?!睅煾更c(diǎn)了點(diǎn)頭,目光看著幾個眼神閃動的童兒少年,他猶疑了一下,還是向幾個童兒少年道,“你們有沒有也想和董謙一樣的,也去長安謀生路?
董謙這會兒還沒走太遠(yuǎn),要是有想和他一塊的,就正好讓大師兄帶著你們,去追上董謙,你們彼此間也好有個伴。
師父我也會給你們留一份盤纏?!?/p>
他此言一出,八個少年男女里,登時又有五個人小心翼翼地點(diǎn)了頭。
一旁的康武見五個師弟都點(diǎn)頭,有脫離灶班之心,他張了張口,心里有些憤慨,但看著年紀(jì)尚幼的五個師弟,責(zé)備的話到底說不出口,一陣無力感涌上心頭,叫這個青年人心中陡生出一股悲涼之感。
其實(shí)正如師父所說,越來越多灶班弟子脫離灶班,人世間的孤兒越來越少,越來越少人拜入灶班,這種種情形,正說明如今大唐世道正在變好,世道變化,他們這樣的野教越難傳承,這是正理。
逢大變革之時,民心思動。
遇大盛世之時,人心思定。
世道總是如此。只是才有些人丁興旺之相的陰喜脈灶班,此下又會變得冷清下去了。
康武帶著五個師弟,自去尋先一步離去的董謙,這片平曠山林間,只余下高胖老者與三個弟子。
老者沉沉地嘆了口氣,面上勉強(qiáng)擠出一抹笑意,向三個童兒說道:“快吃飯罷,待會兒其他灶班師兄師弟們過來,見咱們伙食這么好,說不定還要來分一碗嘞,咱們自家人得先多吃些?!?/p>
他說著話,為三個弟子一人舀了滿滿一碗湯餅。
這羊油湯餅加了香料,確是香噴噴的。
三個弟子端起碗來,手中的筷子便再沒有停過。
師父卻因?yàn)橄惹笆虑閿嚁_,再沒有了吃飯的心思,他端著一碗湯餅坐在一個樹樁子上,遠(yuǎn)望幾個弟子離去的方向,其實(shí)私心里還有幾分希冀,希望董謙他們會半路回心轉(zhuǎn)意,跟著大弟子折返回來。
然而這種可能根本微乎其微。
師父低下頭去,又輕輕地嘆息了一聲。
這時候,一個穿著灰色僧袍的僧人踏足這片深林之中,其目標(biāo)明確,邁步直朝坐在樹樁子上的老者走了過來,臨近老者之時,白眉白須的老僧雙手合十,向這位陰喜脈的掌灶人說道:“南無阿彌陀佛……
叨擾閣下,能否請施主施展貧僧一碗飯吃?”
“你看!”高胖老者放下飯碗,有些無奈地同三個弟子說了一句,“才做好飯,就有人聞著味兒過來了!”
他接著抬頭去看那白眉僧人,指了指灶上的鐵鍋,又道:“煮了羊油湯餅,和尚吃不得葷辛,這飯我怕是不能施舍給你啊?!?/p>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卻也無妨?!蹦前酌己蜕腥缡堑?。
那僧人既已這般言語,掌灶爺也推拒不得,只得接過那般白眉和尚從衣袖中拿出來的缽盂,為那白眉老僧盛了滿滿一碗羊油湯餅。
白眉老僧將手中念珠繞至手腕上,又向陰喜脈掌灶爺?shù)懒酥x,說了些吉祥話,便捧起缽盂,拿起筷子,真的大口吃喝了起來。
其將一整缽羊油湯餅吃了個精光,去不遠(yuǎn)處的溪邊洗凈缽盂與筷子,又轉(zhuǎn)了回來,坐在陰喜脈掌灶爺旁邊的石頭上,垂著眼簾,盤腿打坐。
老僧方才閉上雙眼,幾個呼吸之后,如雷鼾聲便在他鼻間響起。
只在這須臾之間,他便已沉沉睡去!
掌灶爺見那老僧吃罷飯后,也不說離開,直在他旁邊的樹樁子上坐著睡去,更不明白當(dāng)下情形,他正猶豫著該不該叫醒老僧,與其言語幾句,問明其來意之時,野林子外有些吵鬧人聲、驢騾叫聲紛紛響起。
那些聲音尚未臨近這片山林,一高大青年與一紅衣綠裙的女子步入林間,走入陰喜脈掌灶爺?shù)难酆熤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