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今下看來,果然是善無畏大師略知的‘一字佛頂法’,與他這‘密乘一字佛頂法’有些差別,二者修行得來的效果,亦必將有天壤云泥之別——原本不空還因對方所修《金剛界曼荼羅》竟然包含自己這‘一字佛頂法’,而有些自卑,以為自己在彌勒內院中所得真法,不如善無畏大師所得《金剛界曼荼羅》。
&esp;&esp;如今聽得善無畏所言,倒是打消了他心頭的些許自卑與疑慮。
&esp;&esp;自己所得‘一字佛頂法’,乃密乘大法,實不同于善無畏大師略知的那個普通一字佛頂法!
&esp;&esp;就在不空轉念之時,善無畏尤在言語著:“下次修行此法,不必這樣遮遮掩掩。
&esp;&esp;寺內純性如一的童僧也有不少,你可請他們來作一字佛頂輪王應身。
&esp;&esp;能作輪王應身,對他們的修行亦多裨益?!?/p>
&esp;&esp;不空聽得善無畏大師所言,亦只當對方不知自己所得‘一字佛頂法’修行之密,更不可能將這密乘關竅告訴對方——作佛布施的童兒,最終便會被一字佛頂輪王帶去性魂,肉身干癟乃至淪為煙塵,若以興善寺內的童僧來作佛布施,善無畏大師怎么可能答應?
&esp;&esp;也罷,待他見識過密乘之妙后,便知自己今下修行為何須要遮遮掩掩了!
&esp;&esp;一念及此,不空雙手合十,即向善無畏開口道:“前輩,我而今便要開始誦持‘一字佛頂咒梵字’了?!?/p>
&esp;&esp;“嗯。”
&esp;&esp;善無畏點了點頭。
&esp;&esp;不空對他的稱呼,已在悄然之間由‘上師’轉為了‘前輩’,修行有先后,自然有前輩后輩之分,此只是一種聞道先后的差別,卻非是一種身份地位尊卑上的差距。
&esp;&esp;兩者同為彌勒內眾,便是不空以師兄稱他,也并不逾越。
&esp;&esp;不空心神寂靜,身形又似與三摩地混成為一,他于心身皆寂的這個瞬間,口中自然而然地誦出一聲真言:“布隆……”
&esp;&esp;一字佛頂咒梵字剎那落下!
&esp;&esp;那般陰郁恐怖、仿佛會傾軋過來,淹沒去不空之三摩地的氣韻并未再次出現(xiàn),而是有無邊祥光漏入禪房中,傾蓋在了陶壇內的女童身上——女童頭頂飄出一縷潔白的性意,被白光中伸出的白玉手指輕輕拈起,提攝向未明虛空!
&esp;&esp;善無畏陡然間看到這一幕,他眉頭一緊,頓知不空和尚所修‘一字佛頂法’與自身所知的‘一字佛頂法’于細微處有種種不同,當下是‘一字佛頂輪王’來取壇中童兒這個‘佛布施’,而不是以其作為應身顯圣,繼而為不空開示!
&esp;&esp;這個童兒的性命,行將被一字佛頂輪王帶走了!
&esp;&esp;她的面孔上,已經迅速生出塊塊尸斑——善無畏眼見這一幕的發(fā)生,眉頭緊鎖,眼神掙扎著,低下了頭去,最終——他甚么都未曾做。
&esp;&esp;這是密乘修行。
&esp;&esp;密乘修行,或有種種秘密變化。
&esp;&esp;一切皆因‘緣法’而來,亦由‘緣空’而去,那童兒被布施給一字佛頂輪王,亦是她的緣法到了。
&esp;&esp;善無畏心念飛轉著,再抬起眼睛時,眼中掙扎之色已然消斂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