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蘇午所言,玄宗身負(fù)巨唐國運,富有四海,天下諸法任他閱覽。他自身更有李氏皇朝代代相傳下來的法門修持著,有列祖列宗施降下來的種種庇佑——在唐宮之中、東都宗廟之內(nèi),蘇午更感應(yīng)到了本源神的存在,巨唐供奉有種種本源神,也是理所當(dāng)然的事情。
這樣一位帝王,不僅拿捏著世俗權(quán)柄之極,自身及背后的勢力,更掌握著天下力量之巔頂,所以天下間甚少有他能看得上眼的東西。
蘇午也不可能以輪回詭韻為玄宗皇帝施降灌頂——且不提輪回詭韻能否真正落在玄宗身上,便是它能夠被施降于玄宗皇帝身上,玄宗皇帝亦必有察覺,當(dāng)下‘君臣相諧’的局面必將因此盡遭毀壞。
二者合力治天下詭的展開,此后灰飛煙滅。
此非蘇午所愿。
他便如自己與玄宗所言一般,在短暫住空之時,以那一點住空法性聚起一股天水,收攝入金瓶之中,為玄宗灌頂。
蘇午持金瓶臨近圣人身畔。
原本神色靜定的玄宗皇帝,忽然抬目笑著看了看他,道:“朕聞密宗灌頂之法,其實最初是上師為弟子施以入門密乘修行之儀軌。
而今不良帥為朕灌頂,以此天水,洗禮巨唐之國運……亦相當(dāng)于是國朝不需明言的‘國師’了……”
蘇午聞聽此言,微微躬身,并未言語。
而法智端著金盆與布巾跟在蘇午身后,聽得玄宗皇帝這番言語,其身形顫了顫,再抬眼去看蘇午的背影,更覺得蘇午與從前好似更不一樣了——只是圣人幾句話,好似就令不良帥的地位又拔高了一層。
“陛下,請受灌頂?!碧K午道。
玄宗皇帝點了點頭:“嗯。”
蘇午持金瓶澆灌而下,瓶中天水倏忽噴涌而出,澆灌在玄宗頭頂,令他確感應(yīng)到了水液澆灌通身,然而他的發(fā)絲、衣衫盡為被水液沾濕半分,他只覺得自身性靈在這瞬間好似于水中洗滌了一回。
再睜開眼時,玄宗看四下情景,分明更清晰了許多。
心中盤繞的那諸多煩惱事,此下雖仍存在于心里,但它們卻無法再給李隆基帶來什么煩惱了,所有難題,似乎皆能迎刃而解!
玄宗拿起法智遞來的布巾,象征性地擦了擦臉,便將布巾丟入金盆中,看著蘇午,面上笑容更濃:“此般灌頂洗禮,確實不錯,朕躬都覺得輕松了許多!”
法智等僧見狀,紛紛拜倒,山呼道:“愿陛下圣體康健,千秋萬代!”
“愿陛下圣體康健,千秋萬代!”
“好,好。”玄宗笑著點了點頭,又令諸僧免禮,賜下了金佛一尊、經(jīng)書若干,及至金銀諸多,為鐵佛寺中殿‘鐵佛’重塑金身。
諸僧得到賞賜,更加歡喜不盡。
皇帝隨后令諸僧各相散去,他與蘇午聯(lián)袂觀覽寺中諸佛像、諸經(jīng)文碑刻等等古跡,在走入一座立著‘鐵佛寺’三個篆字的石碑的涼亭中時,玄宗轉(zhuǎn)回頭來,向蘇午說道:“不久以前,宗正寺‘錄碑吏’傳來消息,稱乾陵無字碑上,又有血跡滲出。
那血跡蜿蜒,形成一座險山。
山巒之頂,有巨斧劈下,致險山又淌出滾滾血河。
而險山之下,似有一白發(fā)女子被填壓山下?!?/p>
玄宗微微皺眉:“此圖何解?
無字碑系天后留于乾陵之中,此碑之上,最近常會滲出血跡,出現(xiàn)種種圖形變化。
不良帥對‘大雁塔’的調(diào)查,如今進(jìn)展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