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回話,
他便繼續(xù)在木箱里挑揀。
女人天生力氣要小一些,
木箱里的兵刃,多不適合李珠兒、李青苗這種未有系統(tǒng)地受過鍛煉的女子,
甚至不適合狗剩子他們。
畢竟多數(shù)都是樸刀、砍刀,
他們揮舞起來都比較費(fèi)力,
更不提真正用之來御敵殺人。
蘇午為灶班子的師弟師妹們挑選兵刃,自然要考慮他們各自身體的客觀條件,務(wù)必讓兵器成為他們的助力,而不是使之變作他們的累贅。
一番挑挑揀揀,
箱里的兵器實(shí)在不堪用。
最終蘇午也只選中了李珠兒手里那把雁翎刀而已。
見他搖著頭合上箱子,朱鐵匠放下手里的鐵蒺梨骨朵,神色如常道:“怎么?里面的那些兵器都不合你心意么?”
“是?!碧K午點(diǎn)點(diǎn)頭,“這里面的兵器,于我們灶班子弟子而言,過于粗笨了。
他們大多是無法將這些兵器真正運(yùn)使好的。”
他說出的理由頗為婉轉(zhuǎn),
并未直說朱鐵匠手藝不行。
方圓百里內(nèi),也就朱鐵匠能打造兵器了。
其手藝都不能叫蘇午滿意,
更不提其他人。
“我擬為班子里的兄弟皆鍛造槍頭、匕首、類似的雁翎刀若干,
另鍛造一柄月牙方便鏟。
不知朱老伯可能行個方便?”
蘇午提出了自己的具體要求,
同時將一角散碎銀兩遞給對方:“朱老伯鍛打兵刃時,小子希望能在旁觀禮。
小子有家學(xué)淵源,
或能為朱老伯出力一二。”
他才沒有甚么關(guān)于鍛造兵器的‘家學(xué)淵源’,
但自身能把握兵刃重心、拿捏刀筋,再兼對勁力的控制非常人可比,
鍛打幾件趁手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