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音樂與太合音樂合并;阿里音樂整合了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又推出新產品阿里星球;網易云音樂憑借產品+歌單+樂評異軍突起。
看似群雄割據(jù),其實確實一家獨大,合并后的騰訊音樂集團擁有環(huán)球、華納、索尼、華誼兄弟、韓國yg娛樂等在中國的獨家版權和數(shù)字分銷權。
國內音樂市場幾乎全部熱門歌曲的獨家音樂版權被其包攬,成為在線音樂平臺中實力最強的一方。
原本很多人都以為這會是華語音樂崛起的標志性事件,巨頭的出現(xiàn),資源的整合,版權意識的加強,華語音樂很快就會迎來偉大的復興,就像蘋果推出了線上音樂商店itunes救活了歐美流行樂一樣,盤活整個華語樂壇。
可惜騰訊不是蘋果,也不可能成為蘋果,它只是資本,是產業(yè)毒瘤,搞這些根本就不是為了發(fā)展華語音樂,把華語音樂帶向世界,而是為了更好的壟斷,進行后續(xù)的資本收割。
版權怎么樣才能變得有價值,變得越來越值錢?
當然是在版權有效期內保證這些版權的含金量跟稀缺性,如果不斷是有好歌經典歌曲出現(xiàn),這些老版權當然是越來越不值錢,聽的人都沒幾個,怎么用它們賺錢?
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給新歌面世的機會,讓所有人都只能緬懷過去,沉迷過去的那些輝煌跟經典,然后老老實實付費,不然你連老歌都沒得聽。
所以現(xiàn)在的華語樂壇是突然出現(xiàn)了讓所有人始料未及的瘋狂墮落,當吳明軒跨界想起了做原創(chuàng)音樂的時候,驚訝的發(fā)現(xiàn)華語歌壇已經都被騰訊給玩壞掉了,現(xiàn)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極度惡劣,近乎是沒有原創(chuàng)音樂人跟新人的生存空間。
這還真不怪吳明軒大意,他本身就不是混音樂圈的,對音樂圈是真不了解,也就知道后面幾個很火的新人歌手,跟抖音上的一些網紅神曲,其他的一無所知,所以并不清楚騰訊在音樂方面的狠辣做為。
影視行業(yè)吳明軒倒是知道一些,但是影視行業(yè)騰訊在他穿越的時候還沒真正成型,所以也不是那么明顯,但音樂產業(yè)是真的已經成型,危害已經形成,整個圈層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可以說是極度惡劣。
這樣的情況不得不讓吳明軒很是重視,是急忙把公司各部門高層叫過來開會,討論要不要正式進軍音樂產業(yè),給華語音樂原創(chuàng)音樂爭取一條活路,不然讓騰訊這個惡魔繼續(xù)霍霍下去,怕是真的不會再有華語音樂存在了。
沒人知道完美這邊在會議上都討論了一些什么,不過騰訊音樂那邊在得知這個消息后是如臨大敵,騰訊內部不少高層都對吳明軒這個從來不干正事經常各種拆臺的大股東怨聲載道,可以說是到了容忍的極限。
不少高層更是直接找馬化騰逼宮,要求他邀請其他那些大股東召開股東大會,開除吳明軒這個害群之馬,讓他把手里的騰訊股份吐出來,他不配當這個大股東,不然他們就提前預支巨額工資,后面大幅提高業(yè)績獎金,盡可能的不給股東分紅。
珀利馬又不傻,怎么可能看不出來這些人的小心思,不過這對他也非常有利,所以是順水推舟,反正騰訊另外兩大股東,一個是葉家一個是工行,這樣的決定一下,那兩家自然很有意見。
雖然有預料到這一天的到來,但吳明軒沒想到會來的這么快,雖然他不想這么早就暴露自己的真實財力,但真要被逼急了不暴露怕是不行了,反正扛到明年大選結束,他就真的是金身護體軟飯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