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多年前。
京都南城。
街道繁華,人來人往,小商販們吆喝著招攬生意。
路邊茶樓前,站著個風塵仆仆的中年男子,手中牽著一個瞪大眼睛看著來往行人的小女孩。
小女孩大概三四歲,衣著干凈整潔,小臉蛋胖乎乎的,很討喜。
她扎著兩個高低不平,一粗一細的羊角辮,頭發(fā)分的縫也歪歪扭扭的。
那中年男人蹲下來,拽了拽女孩的羊角辮,企圖使頭發(fā)看上去順眼些——可惜失敗了。
正是三歲的程小靈,和她父親——程觀察使。
“一會兒見了人,知道要喊什么嗎?”程父問。
程小靈脆生生地喊:“江大將!”
“乖丫頭!”程觀察使輕輕捏了捏女兒的圓臉蛋,又拽了拽馬尾辮,這才站起來,向街道兩邊張望。
程觀察使此番攜女來京都尋找十幾年未見的故人——江節(jié)度使。
程觀察使與江節(jié)度使曾是無話不談的通窗知已,兩人脾氣相投,愛好相似,稱兄道弟。
兩人曾通床共榻徹夜長談,也曾攜手共游山川,直抒胸臆。
后來,兩人各自到任地赴職。
初時,兩人書信來往不斷,可惜后來時局動蕩,君主羸弱,周邊列國屢屢舉兵冒犯。
二人皆是武將,奔赴沙場——
話說“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戰(zhàn)亂年代,書信是奢侈品,而兩人疲于應戰(zhàn),慢慢的,書信越來越少。
再后來,就徹底斷了音訊。
等時局稍穩(wěn),江兄已官至正二品——節(jié)度使,君主親賜世襲“大將”的稱號。文武百官,乃至黎民百姓,都喜歡喊他為江大將。
程父嘆口氣。
他不愿意來找江節(jié)度使——畢竟兩人官職相差懸殊,容易引人非議,說他程觀察使攀附權勢。
只是……程父看了眼三歲的女兒,又是幽幽嘆氣。
君主令程父和程家大公子共赴西北戰(zhàn)場迎敵——連年戰(zhàn)亂,民心浮動,當地居民十有八九都已投敵。
敵軍強大,兵精糧足。
而他們,國庫虧空,士兵弱少。
可以預見,這是一場幾乎不可能勝利的出征。
程父跟兒子,皆為武將,作為將領,保家衛(wèi)國,是臣子本分,哪怕戰(zhàn)死沙場,也在所不辭——
可程父割舍不下年幼的小女。
妻子福薄,年前染病,纏綿病榻半年之久,才戀戀不舍撒手西去,留下一個剛斷奶的小女兒。
小女程靈,雖頑皮好動,但還算乖巧懂事,也不愛哭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