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真心幫忙,一路擔(dān)驚受怕的漢子們不由自主地挺起了胸膛,感覺腰桿硬氣了,臉上也露出被理解的暖意。
而那些被點到心虛,想蒙混過關(guān)的,臉皮臊得通紅,縮了縮脖子,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jìn)去,沒敢吱聲。
敲鑼集合都不敢出門的人,在講究集體互助,同仇敵愾的鄉(xiāng)里,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以后在屯子里還怎么抬頭?
眾人紛紛稱是,覺得鐵柱說的在理。
有人更是小聲嘀咕,帶著濃濃的鄙夷,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到那幾個縮頭漢子耳中。
“就是!鑼敲得山響都不敢出門,那叫沒長卵子的娘們!”
“呸!白長那么大個子!”
“想吃肉?臉皮比城墻拐角還厚!”
陳冬河重活一世,心窩子里比誰都亮堂。
他太明白一個村子的心擰成一股繩有多金貴了。
陳家屯這名兒響亮,屯子里十戶有六七戶姓陳。
往上刨三代,一個老祖宗的血脈連著筋。
在他們這方水土,雖不興南方那種大祠堂講古制,可村鄰之間互相幫襯,抱團(tuán)取暖的道義,那是刻在骨子里的。
真要誰家屋里人吃了外村的虧,本村的人袖手旁觀,那脊梁骨能被周圍十里八村戳斷!
唾沫星子淹死人,往后走出去都抬不起頭,連媳婦都難說上。
第191章一人兩斤
正是靠著這股子抱團(tuán)的韌勁兒,陳家屯的日子才在艱難年景里越過越硬實,沒被外村欺負(fù)了去。
那些人心散得跟沙似的村子,陳家屯的老少爺們根本瞧不上眼。
你想啊,本村人挨了欺負(fù)都沒人出頭撐腰,豈不是敞開門讓人家騎在脖子上拉屎撒尿?
時代變了光景,可眼下這光景,就硬逼得一個村子里的男人們心口窩里必須揣著一團(tuán)火,一團(tuán)敢為親人拼命的火!
甭管平日里為點雞毛蒜皮紅過臉拌過嘴,真碰上有那不開眼的外村人找晦氣,前頭那點疙瘩都得扔到腦勺后邊去,一致對外。
村里頭有事,大家伙都認(rèn)老村長的理兒。
雖說靠的是頭頂三尺的良心和老輩人傳下來的規(guī)矩繩著,可反倒比后世光指著冷冰冰的紙片子安穩(wěn)太平多了,規(guī)矩在人心,比寫在紙上更有力。
老話講,王法無情,是管那沒良心的人最后一道卡子。
王法能壓住做人的底限,可人真要豁出臉皮不要了,那紙片片子也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