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走了?!?/p>
……
幾個月后。
張海桐帶著張海樓站在香港本家大宅門前,腦子里循環(huán)播放小哥這句四字真言。
張家人似乎都不太會認認真真的告別。張海桐還記得小哥離開的前一晚,他還像小時侯那樣安靜坐在廊柱旁。
那位置就在張海桐房間外面,正對著兩棵梅花樹。幾根樹枝伸到屋檐下。如果是夏天,這些枝丫長記綠葉,隨風輕輕舞動??上КF在它們光禿禿的,連雪都被小哥撥光了。
他怎么知道的?因為他來的時侯,人家背對著院子坐著,側身伸手一本正經伸手將樹枝上的雪弄掉。原本被壓住的樹枝立刻變得輕盈,微微抬起來幾分。
張海桐意識到小哥是在等自已。
他走過去,問:“怎么黑燈瞎火坐這,又凍又黑?!?/p>
然后打開門,示意人進屋。
門扉打開時發(fā)出輕微的吱呀聲,小哥的聲音隨之而來?!拔乙吡恕!?/p>
張海桐回身看他,小孩不知道什么時侯坐正了,手揣進外套兜里。看起來規(guī)規(guī)矩矩的,四個字說的板板正正。
原來是來告別的。
靜默良久,小孩從坐著變成站著。手還揣兜里,繼續(xù)說:“早點休息?!?/p>
張海桐總覺得他應該還有話講。
比如說如果我還活著,如果我還記得。
但顯然,老張家沒怎么教會它的孩子們進行正確的情感表達。即便是張海桐這樣兩世為人的人,其實也不知道怎么好好的告別。
寥寥數語,就這樣鄭重的結束了。
很難形容當時的心情。
現在,張海桐站在香港本家大宅門前。
推開身前的大門,后面還有一扇。這些門的建筑方式類似于古城城墻。下面是門,門兩邊是墻,墻上則是類似于城樓的閣樓。地勢高,俯瞰門下。
只不過建的時侯簡化了許多,整L看起來就像一堵直上直下的墻。
如果是正式會客,這些門會被一個又一個人從里面打開。就像萬花筒一樣,形成視覺上的迷幻效果,非常有壓迫感。
張海樓以為只有一扇門,看張海桐推開發(fā)現還有一扇。他難得像個老學究一樣抬了抬自已的眼鏡,發(fā)出了靈魂質問:“俄羅斯套娃?”
“要不說族地在東北呢,看來和俄國人文化交流比較深入。搞出這種建筑設計的人真是個天才,他應該去給老佛爺蓋行宮。”
那都是多少年的老黃歷了?
老太后現在墳估計都讓人挖了,還行宮,太損了。
事實上不止張海樓這么想,當時造這些門的時侯,張海桐也覺得張??湍X回路有問題。
誰家好人進屋七道門?相當于還沒進院子,就得先過七條走廊。
當然,以當時張??偷南敕?,這七道門應該是為了方便打伏擊。萬一有人從外面打進來,七道門就算轟塌了,地形也有利于干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