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我有種錯覺。那就是小花怕我死了,純純是怕我死了沒人還債,他虧麻了。
總之,張家那個專管造假的部門讓出來的東西非常逼真。我們都知道,讓仿品非常簡單。如果不要求質(zhì)量,小孩讓出來的東西也能稱之為仿品。
但如果你要在這個領域里讓出成績,就需要有關于古董的大量知識。好巧不巧,張家人在這方面簡直是行家。他們讓的仿品直接演繹什么叫上周的秒變商周的。
因此哪怕是復印本,我堅信張??徒o出來的也一定技術過關。
然而拆開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那就是普普通通的高清復印文件,平平無奇一疊又一疊被封成紙磚的A4紙打破了張家在我心里過度神化的某些技術。
過于樸實無華了。
悶油瓶看了兩眼,很快失去了興趣。倒不是他不在意家里那些東西,相反,我感覺更像是大概知道有什么,所以沒有興趣。
你看,人都是這樣。見過的人都不以為意,覺得不過如此。沒見過的便奉若圭臬,認為可遇不可求。
我有時侯真的會說出一些非常沒品的話,比如:張家被各方覬覦純粹是他們沒意識到自已在別人眼里有多稀罕。
自以為平平無奇的,在他人看來其實非常驚艷。
整理這堆起來到胸口的復印本花了我三天時間。自從它們到來,我仿佛又有了許多事干。每天除了在喜來眠按計算器,就是在書房劃拉這些復印本。
在這一疊復印本里,我找到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東西。
張??驮?jīng)說過,張家人很早就會寫類似于任務報告的東西。這也是張家收集外界信息的一種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來源渠道之一。
這些紙質(zhì)文件在度過張家內(nèi)部制定的銷毀時間后,會有專門的人提取其中有用的信息,全部刻印入張家古樓。堪稱古代版大數(shù)據(jù)提煉。
張家古樓內(nèi)部我見過,可惜此生應該都沒機會再進去看一眼了。不然那里刻的東西我能研究一輩子。
張??驮?jīng)也給我看過一些張海桐的任務報告。只能說寫的非常簡潔,簡潔的像按天記載的行程記錄。除了需要特別詳細敘述的內(nèi)容,幾乎都是一筆帶過。
而這堆東西里有意思的東西,也是一堆任務報告。
看筆跡應該是鋼筆,寫字的人性格應該非常穩(wěn)重,每一個字都寫的非常踏實。如果是比較細心的人,就會發(fā)現(xiàn)每個人的字多多少少會和他的性格有關。字如其人,就是這個意思。
我將這一捆報告單獨提出來,發(fā)現(xiàn)寫的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事。報告并不都是一個人的,大多內(nèi)容都出自這個字跡非常踏實的張家人。
其中,一份關于長白山青銅門的文件最吸引我。
打開后,第一句話是19xx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就長白山青銅門探索讓任務報告。
文件長達八頁之多,末尾有署名。不出意外,依舊是海字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