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很少用文字記錄事物,因此誕生了唱詩人這個職位。就像西方的吟游詩人,也有人說這種詩人受到神的眷顧傳播福音。
在很早的時侯,早到人類的文字還沒有形成L系的時侯。那個時侯的人在文字誕生前就有了記錄的意識。
但那個時侯的他們還無法利用文字作為記錄,連計算數(shù)字都需要用到繩結(jié)或者其他簡陋的物品來記錄。
為了不讓部族的文化丟失,部落掌握知識的人便發(fā)明了一種辦法。那就是把所有的事情編成歌曲流傳下來,并且只在能夠掌握知識的人之間流通。
這個職位最早的時侯,被稱之為“巫”。而首領(lǐng),也承擔著通樣的職責。
首領(lǐng)告訴張海桐,在幾千年前。那個時侯的中原可能還是周朝,也許還在那之前。
在那個除開以外,到處都還是蠻荒的時間段。當然,首領(lǐng)的描述并不是這樣,在他的話語之中,當時的西藏地區(qū)處于“神話時代”。
為了方便理解,張海桐在他的筆記本里用現(xiàn)代人的思維來描述這段故事。
總之在那個時侯,處于蠻荒階段的藏區(qū)迎來了第一批來自中原的人類。這群人穿著中原服飾,中間簇擁著一位貴族成員。
他們帶著軍隊和工匠,來到這片陌生的土地上宣讀神諭。當時生活在這里的人無法抵御他們,最終被迫臣服,放棄抵抗。
這些人得以順利進入喜馬拉雅山脈深處,開鑿他們設(shè)想之中的偉業(yè)。
而康巴洛人的祖先,就在這些人中間。他們既是軍隊的成員,也是工匠的一份子。通時,他們也是這場工事的策劃者。他們都有通樣的血脈,永遠不會懼怕邪祟和蟲蟻。
在普通人眼里,他們和神仙沒有區(qū)別。因為那些工事,持續(xù)了一個普通人窮極一生都無法達到的時間長度。
后來發(fā)生了一些變故,那個貴族提前葬入青銅門后。在首領(lǐng)的描述中,他將那個人稱為“溝通天地的賢者”。
在他死后,這些身負血脈的人永遠留在這里,演變成了康巴洛。
首領(lǐng)看向張海桐的眼神很悲傷。
他說:“我們的祖先已經(jīng)留下遺訓,所有康巴洛人都不能離開這里,尋找曾經(jīng)的部族。即便回到長白山脈?!?/p>
“就像昆侖山脈一樣,沒有人會在那里等待我們。留在喜馬拉雅,才是永恒的歸宿?!?/p>
“這里的人,永遠無法長久的離開雪山?!?/p>
“這是康巴洛的宿命。我們存在的意義,只是這座門而已。哪怕門的意義已經(jīng)失真,哪怕部族已經(jīng)丟失了太多東西,忘記了最開始的目的,那些事情也必須進行下去。”
“盡管很殘忍。”
而現(xiàn)在,張海桐可以確信一件事。那些女性祭品,或許也是斗尸的一種。
因為他在閻王工廠的石門里看見了小族長留下來的防毒面具,以及石門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