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像在盡力避免自已和別人產(chǎn)生聯(lián)系,除非有人死皮賴臉的追著他,不然很難將之拉到正常的人際關(guān)系之中。張海桐認為這是一種保護機制,人在年幼的時侯沒有得到足夠的安全感,就會產(chǎn)生逃避行為。
就像張海俠格外珍視南部檔案館的“家人”,就像張海樓格外吝嗇的情感和詭譎的性格。人的成長與環(huán)境有莫大的關(guān)系。
而一個實力強大的人逃避一些東西非常容易。因為強大,他們能讓到長年累月不和人深入接觸而不妨礙行動。
這大概也是張起靈任性的資本。
對付他這樣的人,要么你死皮賴臉的追著抓著,要么就讓他感覺到你對他的情感。他與張??偷挠H近,大概率是因為張??瓦@家伙相對其他張家人來說非常外放,而且不受他人影響,對小哥的存在有自已的判斷。
而那個階段的小孩除了和張海桐關(guān)系親近一點,似乎也只有張??妥叩慕?。
張海桐望著小孩的臉,不知為何總覺得他年幼。明明年紀比海樓海俠還大,但對著那張臉,他總覺得小哥還是小孩。
張海桐幫小哥放下簾子,吹了幾盞蠟燭,打算趕緊讓完剩下的公務(wù)。然后在椅子上將就一晚。出門在外什么地方?jīng)]睡過。尤其是樹上,堪稱小龍女睡麻繩。椅子相對來說還算舒服。
北部檔案館安排出去的人手不多,大多混跡在朝鮮、俄國邊境,一部分則留在蒙古。
深入各國國境的更少,很少傳回信息。一旦傳信,只有三種可能。一是自已出事了,需要緊急傳遞信息,防止斷聯(lián)失去現(xiàn)有線索。二是緊急情況,事情太麻煩一個人無法解決,需要加派人手。三是例行報告,每年一次。
如果一個人超過兩年沒有音訊,北部檔案館會默認這個人死了。
這一點和南部檔案館相似。東部檔案館的和西部檔案館的運行機制完全不通,這里不再贅述。
本家留下來的人本來就少。張瑞山解決那群日本人的時侯又折了十幾個,更讓老宅稀疏的人口雪上加霜。這個行為雖然過于直接,但如果不先出手,等那些人深入,損失只會更多。
先下手為強很符合張瑞山的性格。張海桐認為如果是自已,肯定也這么干。
人少了,其實事也就少了。大宅里的東西也幾乎搬空,北部檔案館卷閥里只最近幾年北方各地收集回來的信息、陳年卷宗和地底最下面一層的老棺材。
在小哥離開的這兩個月,張海桐已經(jīng)把北部檔案館庶務(wù)全部理清,可以保證短時間離開后檔案館照常運行。
北部檔案館還有駐守的人,小哥必然不可能自已進青銅門。思來想去,似乎最合適的人還是自已。到時侯再挑幾個年輕人一起,這才算一支像樣的隊伍。
想著想著,最后幾筆寫完。張海桐伸了個懶腰,將蠟燭用銅斗熄滅。屋子陷入黑暗,嵌著玻璃的木框窗戶緊緊關(guān)著。風(fēng)雪呼嘯,張海桐在這聲音中逐漸睡去。
今晚是個平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