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里的人對族長正在經(jīng)歷的事所知甚少,連族長交接都是一對一,不對別人透露。這也是為什么族長傳承容易斷絕的原因。
換言之,張海桐和張??椭赖?,可能僅僅只是一些外部信息。這些信息張起靈下墓的時侯完全可以自已拼湊,而更核心的東西,張海桐等人根本無法提供,仍舊只能靠族長一人。
所以才會出現(xiàn)張海桐特意去廣西找人,把自已知道的跟他說了一遍,小族長卻還要繼續(xù)旅程一樣。
信息差帶來的隔閡遠(yuǎn)比任何防盜手段都有用。
這種信息差甚至出現(xiàn)在族長本人身上。
一旦族長失魂癥發(fā)作,失憶后的他都跟失憶前的他出現(xiàn)了巨大的信息鴻溝。
促使每一個族長繼續(xù)走下去的不僅僅是失憶,還有他們的特殊之處。這些格格不入和一無所知的痛苦,會促使他們繼續(xù)。
就算不想繼續(xù),最終也會被迫回到這條軌道。
張家人太特殊了,生來就帶著烙印。走到哪里去,都擺脫不了這層身份。
張瑞樸過的那么恣意,仍舊避免不了和家族帶來的影響。出了事,有什么問題,他仍舊會選擇找張家人。
這是一個無解的命題。
吳邪被吳三省催著去解讀帛書上的文字,好像他三叔很著急,急于從帛書里找到什么信息。
中途吳邪說到魯殤王從蛇肚子里剖出來一只紫金盒子時,他立刻想到包里那只一樣的紫金盒子。
就是這一愣神,吳三省便著急催促他繼續(xù)解讀。
張海桐當(dāng)然知道他著急什么。吳三省想從帛書上知道玉俑的信息,他也怕自已竹籃打水一場空。
畢竟,這有可能是拯救文錦的希望。
此時小族長已經(jīng)有些松懈了。因為這個墓里的答案已經(jīng)浮出水面,于他而言,這一次的行程已經(jīng)有了結(jié)果。
接下來也只是善后罷了。
根據(jù)吳邪的翻譯,眾人驗證了魯殤王的身份,以及玉床上尸L捧得紫金匣子的來歷。
那只紫金匣子目前在吳邪身上。
最后交代了魯殤王為什么在這里建造陵墓,又如何建造陵墓。并著重說明了玉俑的來歷。
張起靈弄死的血尸,就是玉俑原本的擁有者,那就是魯王宮之下那個西周墓的主人。
魯殤王把他弄出來,自已穿上了玉俑。原本的墓主人成了血尸。他的親信也在魯殤王進入玉俑后,紛紛自盡。玉床上的兩具尸L,就是他的親信之一。
水盜洞是官盜,吳邪推測積尸地里的尸L,很可能也是魯殤王手下的親信兵將。在那個年代,忠義是很重要的品質(zhì)。為主殉葬也是常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