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就像當初在墓里一樣抱著張海桐的腰,讓他低頭聽自已講話。
“你帶我走吧,留在這里我會死的?!?/p>
小孩抬頭看他,眼瞳黝黑,里面藏著深深的恐懼和無助。他的的聲音很小,說話很慢。表情很平靜,聲音如此清晰。
……
張海桐是那種干活很認真的人。
哪怕在說話,他的眼睛也盯著手上的活計。是一個即便說很多話,你也會覺得他性格安靜的人。
說到這里時,他就盯著手上的粽子,表情很平淡。但我能感覺到他的眼神閃了閃,情緒走的很快。
那個孩子之所以這樣說,大概率還是因為那群盜墓賊。無論張海桐是否把他們殺光。這群人都會卷土重來。
只要古墓還在,小孩就會無數(shù)次墮入曾經(jīng)的深淵。小孩說的完全沒錯,他留在那里遲早會死的。假如運氣好,掙出來一條命,這輩子也未必能好。
我想著想著,不知道為什么想到黎簇身上。不知道生出什么心態(tài),問了一句:“你肯定帶他走了,對嗎?”
“嗯。”張海桐點頭。“我把他帶走了?!?/p>
……
張海桐承認自已心軟了。
南部檔案館那么多小孩,和孤兒院真沒區(qū)別。一個也是養(yǎng),兩個也是養(yǎng)多養(yǎng)一個也沒什么。
張海桐摸了摸小孩的頭發(fā),對當時的村長說:“讓他跟我走吧?!?/p>
按照村子里的習俗,作為林成富的獨苗,小孩是要寫進村子里的族譜,由村里人共通贍養(yǎng)長大的。
村長本來不通意,張海桐卻說:“我是他媽媽的親戚,娘家人,不會苛待自家姑娘生的孩子。”
這些人不放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張海桐長得年輕。這么年輕的小子帶一個半大不小的孩子,怎么看都不靠譜。
“他仍舊姓林,不會忘記他的宗族。我也會留下一筆錢,供林家村重建,順便重修林成富一家的墳塋和舊宅?!?/p>
張海桐一身打扮,一看就知道從城里來。那個時侯的城里對于很多偏遠地區(qū)的人來說,是想都不敢想的地方。
能十指不沾陽春水,誰愿意累死累活的土里刨食?
村長答應了,但要求小孩進村里的宗祠認祖歸宗,名字寫進族譜,這樣才放人。
張海桐答應了。
村長第二天就開了祠堂,請上村子里幾個上了年紀的老人讓見證人唱禮。小孩磕了頭,又說了自已林姓的大名。
老人往冊子上一寫,堂外放過炮,這事兒就成了。
當時還年輕的林老頭看了看小孩,大概那幾天帶出來些感情。臨別前還叮囑張海桐:“你好好對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