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帝”無意推動工業(yè)革命,只是想稍微改善一下國計民生。
所以他的改革是潤物細(xì)無聲的,但吏治卻在一年年變好。
就在嘉慶十年,惇太妃也終于溘然長逝,享年也算是長壽了。
宮斗也一直上演著,貴妃沒有徹底失寵,她還是貴妃,但也只是貴妃。
這些年,新人層出不窮,渣皇帝的后宮和子嗣都日漸豐盈,甚至鈕祜祿貴妃也又生了一子,不過也依然當(dāng)不上皇后,甚至連皇貴妃都不是。
反倒是四妃六嬪之位都快要填滿了,貴人常在答應(yīng)之流更是宛若御花園花兒朵兒,數(shù)都數(shù)不清。
林羨余嗑著瓜子,欣賞著宮斗、欣賞著奪嫡。
二阿哥綿寧矯正失敗,如今已經(jīng)成家分府,渣皇陛下只給了這個嫡長子一個多羅貝勒的爵位,分明是對外宣布,絕無立他為儲君之意。
為此,綿寧深受打擊,終日閉門不出,簡直都要自閉了。
貴妃所出的三阿哥綿愷因資質(zhì)平庸,亦不得皇帝所喜,只賜了固山貝子爵位,也被攆出宮分府,跟綿寧成了難兄難弟,毗鄰而居,互相安慰。
然后便是瑩妃所出的四阿哥、淳妃的五阿哥以及貴妃所出六阿哥,不過這三位皇子尚且年幼。
其中尤以六阿哥綿忻最是穎悟敏慧。
嘉慶二十四年,嘉慶帝大封諸子,封六阿哥為和碩瑞親王,這一年六阿哥才十四歲。
而這一次大封,哪怕是嫡長子的綿寧也只晉了郡王,與六阿哥一母所出的三阿哥綿愷才只是貝勒。
鈕祜祿貴妃足足做了三十年貴妃,最后還是沾了幼子的光,終于被晉封為皇貴妃,代掌中宮鳳印。
也是這一年,即嘉慶三十年,皇帝才終于秘密建儲。
這下子,誰都能看出來,皇帝屬意六阿哥為太子。
因為瑞親王都二十歲了,還一直留在宮里,連比他年幼的七阿哥、八阿哥都開府了,他還住在宮里。
如無意外,嘉慶帝的壽命還有十幾年,這個秘密太子的日子也不算太難熬。
但是沒想到,嘉慶帝給自己辦個一個不算太隆重的六十大壽之后,就宣布要退位,要去當(dāng)太上皇了!
這下子,可真真是驚詫世人!
雖說先帝乾隆爺也當(dāng)過太上皇,但那是因為先帝摔斷了腿,沒法處理政務(wù)。
群臣反對,瑞親王綿忻也極力推辭。
但架不住嘉慶帝堅持如此,而且他還趁機(jī)立下了一條祖制,皇帝年滿六十就要選定太子,并退居太上皇之位。
皇位由太上皇親手交到新帝手上,的確是可以保證皇位更迭順?biāo)臁?/p>
經(jīng)歷三十年變革,當(dāng)初先帝留下的爛攤子也總算煥然一新,康乾盛世得到了復(fù)興和延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