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羨余心中暗爽,康熙夸的,全都是她繡的部分,損的全都是德妃繡的龍身。
被一個十歲的女娃子生生比了下去,也無怪乎德妃老臉會這般掛不住。
若非自始至終,碧紗櫥繡閣中就只有烏拉那拉氏和自己的女兒,絕無可能有人捉刀,德妃也不想相信,這樣又好又快的刺繡,竟然是出自一個十歲丫頭之手。
這讓德妃幾乎有了一種年歲活到狗身上的錯覺。
其實也不是德妃太孬,而是林某人貌若蘿莉、魂已耄耋,兩場游戲,讓她得到了董鄂嫻玉和衛(wèi)仙羽兩人的技能,董鄂嫻玉的滿語蒙語外加騎射,衛(wèi)仙羽蘇繡、調(diào)香和烹茶。
最好用的自然還是語言,除此之外,便是衛(wèi)仙羽的蘇繡技能了。
康熙打量著那層疊有序、濃淡相宜的青云,不禁道:“瞧著倒有幾分小青綠山水的意蘊,跟宮中繡娘的手藝大不相同?!?/p>
康熙雖然是個比較博學的皇帝,但也終究是個直男,自然沒有研究過刺繡,因此只能看出和尋常繡法不同,卻不曉得這種繡法是這個時代所沒有的。
上一場游戲,林羨余在衛(wèi)仙羽的基礎(chǔ)上,再加上天眼外掛,復刻了現(xiàn)代才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亂針繡法。
之所以現(xiàn)代才創(chuàng)造出這種繡法,是因為亂針繡注重色彩效果,需要處理好光影的變幻,也就是需要油畫基礎(chǔ)。好巧不巧的,現(xiàn)代的林羨余倒是學過素描和一點油畫入門。
這個時代,雖然油畫也走入宮廷,但宮中針線上人顯然是不可能學過油畫。
中國傳統(tǒng)刺繡,雖然種類繁多,但都不注重光影,繡出來的東西也都是平面的,不是立體的。
亂針繡很難,也幸虧今日只是繡幾片云朵,若真要繡制整幅的繡品,哪怕林羨余有天眼,也必須事先用炭筆繪出圖樣,然后照著繡制。
康熙不懂刺繡,但德妃懂,不過德妃這會子老臉臊紅,哪里還有臉問小輩到底是怎么繡出這種云紋。
林羨余笑著說:“汗阿瑪過獎了。兒臣只是覺得針線上人都是按照老的樣式繡,技藝再精湛,看多了也難免覺得枯燥乏味。所以兒臣才想著要繡點不一樣的?!?/p>
康熙頷首道:“是個蕙質(zhì)蘭心的丫頭,你給老四制的那身衣裳,也很是不俗?!?/p>
林羨余忙道:“我們爺?shù)哪羌嗨稍弃Q長袍,雖是兒臣親手繡制,但圖樣……兒臣是照著四爺繪制的一幅青松圖描摹出來的?!?/p>
聽了這話,康熙捋了捋胡須:“原來如此,朕原還覺得疑惑,你一介婦孺,怎的竟有青松凌云之志了?原來是老四的畫作?!?/p>
林羨余心里不爽,這個康熙真叫人反感!女人怎么了?女人就不能有點志向?雖然她是條咸魚,但不代表別的女人也是咸魚啊!
世界刷新后,這個版本的康熙比初始版本康熙更加迂腐了!
大概是受到了董鄂嫻玉的熏陶,上個版本的康熙也延續(xù)了鼓勵未亡人改嫁的政策,人痘之法也在大江南北公布推廣,雖然后來人口興旺了,不需要未亡人改嫁增加人口了,但貞節(jié)牌坊這種垃圾東西康熙也沒有推廣。雖然受到儒學影響,漢族女子依然很難有改嫁的機會,但旗人女子喪夫改嫁這種事,直到衛(wèi)仙羽死前,一直都是很普遍之事。
上個版本的康熙也很能接受新事物,比如說阿拉伯數(shù)字、連珠銃等火器,前者得到了推廣,后者也得到了重視,甚至火器營的武器一直處于比較先進的水準。
這些政策,雖很有可能被后世子孫荒廢,但這樣的進步,讓林羨余一度大感自己沒有白穿越。
但終究……世界刷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