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徒A搶到了一小袋糧食,得意大笑。
匪徒B正在撕扯一個女人的衣服,周圍匪徒哄笑。
匪徒C因為分贓不均,和另一個匪徒發(fā)生了口角。
那個獨眼頭目砍翻了一個試圖反抗的青壯年,罵罵咧咧地催促手下動作快點。
每一幕慘劇,都被她客觀地記錄、分析,作為評估匪徒行為模式和當前局勢的樣本數(shù)據(jù)。慘叫聲、求饒聲、狂笑聲傳入她耳中,被自動過濾掉情感成分,只提取出信息量:方位、距離、威脅等級變化。
突然,一個匪徒騎著馬,晃晃悠悠地朝著她這個方向而來!馬蹄聲越來越近,幾乎就在溝壑邊緣!
云芷的心臟瞬間收縮,全身肌肉緊繃,但外在依舊沒有任何動作,連眼睫毛都未曾顫動一下,仿佛化為了溝底的一塊石頭。
那匪徒似乎在追逐一個跑散的孩子,嘴里不干不凈地罵著。孩子的哭喊聲和匪徒的馬蹄聲就在頭頂響起!
【距離:小于三米?!?/p>
【被發(fā)現(xiàn)概率:急劇升高至80%】
【應(yīng)對方案:無法反抗,無法逃離。唯一策略:繼續(xù)靜默,祈禱對方疏忽。】
幸運(或者說不幸)的是,那孩子摔倒了,就在溝壑前方不到五米處。匪徒興奮地跳下馬,撲了過去。孩子的哭喊聲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聲短促的悶響和匪徒得意的獰笑。
近在咫尺的殺戮。
云芷的瞳孔中,倒映著那匪徒背對著她、重新上馬的背影。她的手指無意識地摳進了冰冷的泥土里,但臉上依舊沒有任何表情,只有計算:
【威脅暫時解除?!?/p>
【該匪徒注意力已被“戰(zhàn)利品”吸引?!?/p>
【需重新評估其活動范圍。】
匪徒提著一個小小的、不再動彈的包袱,罵罵咧咧地撥轉(zhuǎn)馬頭,向著同伙聚集的方向跑去,并未注意到腳下近在咫尺的溝壑。
危機暫時渡過。
云芷緩緩地、極其輕微地吐出一口濁氣。背后的粗布衣已被冷汗浸透,緊貼在皮膚上,帶來一陣冰涼的黏膩感。這是身體在極端壓力下的自然反應(yīng),不受理性控制,但并未影響她思維的絕對冷靜。
外面的劫掠仍在繼續(xù),但似乎已逐漸接近尾聲。匪徒們大多搶到了一些零零碎碎的東西,馬背上馱著哭哭啼啼的幾個年輕女子,叫囂著,開始逐漸向一起聚攏,準備撤離。
這場突如其來的匪禍,如同一場血腥的風暴,席卷而過,留下滿地的狼藉和尸體。
云芷依舊靜靜地潛伏在溝底,如同最耐心的獵人,等待著風暴徹底遠離。
她的“肉眼掃描”從未停止,持續(xù)監(jiān)控著匪徒的集結(jié)過程、撤離方向,以及……估算著這場災(zāi)難過后,流民隊伍的幸存者比例,以及接下來的生存環(huán)境將會變得何等惡劣。
死亡和數(shù)據(jù),在她眼中,此刻有了同等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