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配合默契,生好鐵爐子之后,一人切旱獺肥肉,一人把肥肉下鍋耗油。
趙小五看著越耗越多的獺子油,心里突然有一種成就感。
巴特爾也是一樣,他們以前都是按季節(jié)打旱獺的。
今年秋季的時候,蘇木(公社)里事情比較多,沒有成年的草原漢子去打旱獺。
孩子們和少年就接手了這個打旱獺的活兒。
他們打旱獺的方法比較原始,還是按照古時候那樣。
小孩子們讓大人做幾個威力不大的小弓箭,找到旱獺洞之后,就埋伏在旱獺洞的不遠(yuǎn)處。
等大旱獺出來放風(fēng)或者是曬太陽的時候,他們就用小弓箭射旱獺。
這是他們草原上的孩子們,從古流傳到今的狩獵旱獺的方法。
巴特爾聽他的阿爸講,在以前,草原上的孩子小的時候是騎著羊拿著小弓箭的
不過他并沒有騎過羊,因?yàn)樽詮乃轮螅蛉壕褪枪业?,有專門的羊倌兒、牛倌兒、馬倌兒來放牧。
這次趙小五他們用煙熏冬眠的旱獺洞,算是讓他學(xué)了一招。
趙小五看那鍋里的油都快滿了,趕忙就在兩個蒙古包里找了起來,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大壇子。
這個大壇子,直徑有二十多公分,深度有五十多公分。
他向巴特爾詢問了一下這個壇子的用途,巴特爾說:
“小五阿亥,這個壇子是兩個阿爸嘎用來做酸奶的!”
“不過那是很久之前的事兒了,我都好久沒見阿爸嘎們做酸奶了!”
趙小五一聽,能用就行,提溜著這個大壇子就去了蒙古包后邊的小河邊里去清洗。
清洗完了之后,還找了塊干凈的布擦了擦,把壇子里邊的水漬全部擦干凈。
老郭是負(fù)責(zé)耗油的,正愁沒地方放這些油的時候,就看到趙小五提著一個大壇子過來了。
他高興的對趙小五說道:
“小五啊,你這眼力勁兒可真是強(qiáng),比你打獵的本事還強(qiáng)!”
趙小五聽到老郭的玩笑話,嘿嘿一笑:
“趕緊的吧,趕緊把油倒進(jìn)來,可千萬別把這壇子給炸裂了!”
老郭被趙小五這么一提醒,剛要往壇子里倒油的動作也停下了。
愣了一下之后,他拿起那個攪拌的大馬勺。
舀了一勺子剛剛熬出來的熱油,輕輕的往壇子內(nèi)壁邊上淋了淋。
連續(xù)淋了幾馬勺子熱油,覺得預(yù)熱的差不多了,他這才慢慢將鍋里的獺子油倒進(jìn)這個壇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