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的地方,正是原先那只鎮(zhèn)墓石獅子所在的位置!
當年石獅子就被放在那里,我年輕的時候不懂這些,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放石獅子的位置正是陰氣最重的地方。
那只石獅子自己走了之后,這里就成了陰氣外泄的口子,看來大師是要在這兒放鎮(zhèn)壓陰氣的鎮(zhèn)物了?!?/p>
老周頭說話的聲音雖然不大,但這里的人沒有一個是簡單的。
眾人聞言皆屏息凝神,目光落在老和尚身上。
果然不出所料,瞎眼老和尚左手依舊豎在胸前,緩緩抬起右手,探入寬大的僧袍衣襟,從懷里掏出兩樣東西。
一只巴掌大小、通體呈深褐色的木魚,木紋清晰,表面泛著溫潤的包漿。
在木魚的旁邊,還掛著一桿小巧的木錘,錘頭光滑,顯然是常年使用之物。
老和尚握著木魚與木錘,站在石獅子舊址前,指尖輕輕撫過木魚表面,忽然開口,聲音平靜卻帶著穿透力:
“陰氣皆聚于此,只因鎮(zhèn)物缺位,今日貧僧便以此木魚為引,重筑陽氣屏障?!?/p>
說罷,他舉起小木錘,朝著木魚輕輕敲下。
“咚——”
一聲輕響落在趙小五眾人耳中,不過是木魚尋常敲擊的脆聲。
或者應該說,比尋常的木魚敲擊聲還要小一些,不仔細聽,差點都聽不見。
可落在這公墓與背后萬人坑的地界里,這一聲輕輕的木魚響,卻驟然化作洪鐘大呂般的轟鳴。
震得陰氣潰散,連腳下的土地都似乎微微震顫。
趙小五只覺得后脖頸子上,原本涼颼颼的感覺驟然消散,身上泛起一陣暖烘烘的熱意。
崔超和趙雙毛更是眼睛一亮,感受到身上的暖意,兩人下意識挺直了腰桿。
之前他們體內沒有清除干凈的那一丟丟邪氣,像雪遇陽光一般消散了出去。
沒等在場的幾人好好感受,這暖意來的快,消失的更快。
不過是眨眼的功夫,那股舒適的暖意便悄然退去,那股陰寒之氣已經淡泊了很多。
要不是剛才真切的感受到了這種暖意,他們甚至以為是錯覺。
再看那瞎眼老和尚,僅僅敲了這一下,便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氣。
他原本挺直的背脊瞬間佝僂下去,握著木錘的手微微顫抖,若不是關虎眼疾手快上前扶了一把,險些直接栽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