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五聽到司機說還要開十個小時的車,頓時覺得天都塌了。
他一點兒聊天兒的欲望都沒有了,只想在車里躺平。
歲數(shù)不大的司機,還在喋喋不休的問著趙小五各種各樣的問題。
趙小五有一搭沒一搭的應(yīng)付著,想著關(guān)于草原的事情。
他聽到后邊的光頭老嚴,正在問胡子老郭問題。
“誒,老郭,你說他們這個旗長和旗委書記都是什么職位呀?”
“我怎么聽都沒有聽過!”
老郭的想法應(yīng)該和趙小五差不多,他閉著眼睛在休息。
聽到光頭的話,他迷迷糊糊的說道:
“我也不知道他們說的這個盟啊、旗呀都是什么意思。”
司機聽到兩人的對話,嘿嘿一笑。
他不再執(zhí)著于問趙小五各種各樣的問題,反而解答起身后兩個獵人的疑問了。
“兩位大哥,這個盟在自治區(qū)相當于市,而旗呢就相當于縣!”
簡單的解釋了一下,盟和旗是什么意思。
這個司機又賣弄起來自己知道的學(xué)問。
也不知道他是從哪兒知道的這些,可能是因為在政府部門工作吧,所以對這些多多少少有些了解。
通過他的敘述,趙小五了解到,“旗”是草原自治區(qū)特有的縣級行政區(qū)單位。
它主要是源于清朝的八旗制度。
他們按照滿族八旗組織形式,在草原地區(qū)劃分“旗界”,任命“旗長”。
旗長被他們叫做扎薩克。
至于“盟”,是在蒙古族會盟制度演變而來的。
清朝的時候,朝廷為了便于管理蒙古族部落,就將挨著的一些“旗”組織起來進行會盟,就這樣一代代傳承下來。
1949年,立國之后,盟作為一級行政區(qū)保留了下來,成為了自治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設(shè)有盟行政公署。
趙小五聽著聽著就睡著了,等他再睜開眼睛的時候天都已經(jīng)黑了。
他輕輕的伸了個懶腰,看著還在開車的司機忍不住問道:
“同志,咱們這是到哪兒了?快到額倫草原了嗎?”
司機同志輕輕的扭頭,看了趙小五一眼:
“還有一半的路程,從火車站出來的一段路還好走一些,是公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