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林川所愿。
匠人們連夜把墻面刷了一層水泥。
又用熟石灰加黏土,搓成粗條烘干。
很快就搞定了黑板和水泥。
第三日,林川水力機(jī)械課就正式開講了。
教室擠滿了人,不光是王貴生和十幾個巧技坊的匠人,還有許多工坊的其他匠人以及學(xué)徒。如今大家都在鐵林谷的工坊里嘗到了甜頭,學(xué)起新技術(shù)來,也都格外上心。
林川站在黑板前,拿粉筆畫了個歪歪扭扭的水車輪子,惹得底下有人低笑。
他也不惱,笑著敲了敲黑板:“別笑,這玩意兒看著簡單,卻是咱們開春工坊升級的關(guān)鍵!”
“大人,這不就是水車嗎!”一個年輕匠人開口道。
“哎?你見過水車?”林川眼睛一亮。
“在江南見過,那邊水車挺多的。”匠人回答道。
“那你知道水車是用來做什么的嗎?”林川問道。
“知道?!苯橙它c(diǎn)點(diǎn)頭,“澆地用的。”
“沒錯,你在南方看到的水車,都是用來澆灌土地的?!?/p>
林川笑了笑,“不過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是用這個水流,來打鐵、磨面粉,甚至造大炮!”
課堂上“嗡”的一聲。
很多人都面面相覷,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王貴生則眼里閃著光,盯著林川的嘴巴,生怕錯過接下來的每一個字。
林川轉(zhuǎn)身,在黑板上寫了個大大的“水”字。
“咱們先說說水力的兩個好處,一是力量大,能達(dá)到人力的百倍甚至千倍;二是穩(wěn)定,人會累,馬會乏,可水流只要不結(jié)冰、不干涸,能晝夜不停轉(zhuǎn),要是能把這股勁用起來,工坊的效率少說翻個三五倍,多了百十倍也不是沒可能?!?/p>
這話一出,底下頓時炸開了鍋。
有人問道:“大人,等水渠挖過來就能直接用了?”
“還不行?!绷执〒u搖頭,“還得解決一個蓄水的問題?!?/p>
他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道水流,又畫了個水壩。
“我們可以分兩步走:第一步,挖一條支流,直接通到工坊后頭,水渠兩側(cè)用磚石砌牢,防止漏水;第二步,筑個小水壩,抬高水面形成落差。就像咱們拎著木桶往外倒水,桶越高,水流沖下來的勁越大,這個落差,就是咱們借水力的關(guān)鍵?!?/p>
他邊說邊在黑板上補(bǔ)畫了個傾斜的水流示意圖,箭頭從高處指向低處。
“大家看,當(dāng)水流從高處往下沖時,會帶著一股沖擊力,咱們在水流下方裝個水車輪子,輪子上安上木板,水流撞在木板上,就能帶著輪子轉(zhuǎn)起來。輪子一轉(zhuǎn),再通過齒輪、傳動軸,就能帶動磨盤、風(fēng)箱,甚至是鍛造用的鍛錘……到時候,打鐵不用再讓人拉風(fēng)箱,水流就能幫你把爐火吹得旺旺的,鍛錘也能借水力往下砸,省多少力氣?”
有人聽得興奮不已:“大人,那水車輪子該怎么做?是用木頭還是鐵?還有那齒輪,咱們坊里能做出來嗎?”
林川笑著指了指王貴生:“貴生,這個專業(yè)問題,你來回答。”
王貴生站起身來,點(diǎn)頭道:“大人,輪子可以用硬木做,比如棗木、榆木,耐水泡還結(jié)實(shí)……支撐的軸,可以用鐵包木,齒輪也不難……大人說的這個水力,大家也大概能聽明白,只是多大的力氣推動多大的輪子,然后工坊的哪些活計(jì)可以用水力來替代,還得聽大家的想法……”
“所以要集思廣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