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聞言深吸一口氣,把他的猜測說了出來。
“不錯!”
林澈點點頭,事實就是這樣。
“亂世時期百姓們都去當兵,吃的糧都是和平時期種的?!?/p>
“如今和平時期還沿用軍戶制度,導致之前當兵的百姓家都得出倆壯丁。”
“哪怕是沒有適齡的男人,連幼童都得當預備役,等其成年后再去衛(wèi)所服役?!?/p>
“如此一來最富生產(chǎn)力的男人去當了兵,莊稼只能靠老幼婦孺侍弄?!?/p>
“大明收的糧少了,百姓們也沒有余力干其他的事,每天光想著活下去,不被餓死,你能讓他們筋疲力盡。”
林澈說到這里就停了下來,留給朱樉一些消化的時間。
而話音剛落不久。
密室中朱元璋突然一巴掌拍向自己的腦袋,讓其身旁的朱標驚的直接從椅子上站起來。
“是了,是了,咱早就該想到的!”
朱元璋一臉震驚與明悟,他身為大明皇帝早就該想到的。
可竟然還的讓林澈提出來,他才發(fā)覺…
“終究是朕窮兵黷武?。 ?/p>
朱元璋合上雙眼,發(fā)出一聲哀嘆。
自他當上大明的皇帝,為了鞏固江山社稷,就一直對外用兵,可對于老百姓和那些軍戶來說天天打仗,他們感覺吃不消。
所以軍戶制度這個弊端,他才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
所謂當局之謎旁觀者清,一個人能在整個國家的運轉(zhuǎn)的制度當中把自己當作旁觀者,可見此人眼界之浩瀚,格局之宏大。
慶幸之余,朱元璋對林澈的眼界格局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