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宮外匆匆趕來的太子朱標,剛走進御書房,就開始像朱元璋匯報他調(diào)查的情況。
可是話剛頭,他就敏銳的發(fā)現(xiàn)了,正在御書房讀書的朱柏。
這讓他愣神了一下,隨即裝作沒事人一樣,繼續(xù)匯報道:“工部目前建造有,而是多座中型水力工坊?!?/p>
“只是因為工坊的連桿和齒輪,損害的實在太快?!?/p>
“所以目前只有三座工坊還在使用,其余的都處于閑置狀態(tài)?!?/p>
盡管在實踐課了解到,匠戶們不敢要工錢的原因。
朱元璋對于工部已經(jīng)不報任何期望了。
只要能在他的新工部建立起來之前,不出什么大亂子就行。
可在聽到林澈發(fā)明的,極為省時省力的機械,居然被工部的人,晾在那里吃灰。
不禁皺起了眉頭道:“奶奶連桿齒輪容易損壞,那就多造些配件就是?!?/p>
“這些水力工坊,可是花民脂民膏建起來的,怎么能直接閑置不用呢?”
朱標有心替工部遮掩。
但他看到,正捧著一本論語在讀的朱柏后,突然心一橫道:“父皇,依兒臣之見,向天下士紳售賣的板甲,不能由工部制造。”
“否則必然會出現(xiàn)質(zhì)量問題,唯恐影響父皇在士紳中的聲望。”
雖然朱元璋同意執(zhí)行,林澈提出的天下士紳助剿令。
是為了釣出心懷北元的士紳,再在戰(zhàn)場上合理合法的將這些北元余孽后代處理掉。
不過,這一切都不能擺在明面上。
不然肯定會引得,其祖上降于北元,如今為大明效力的地主士紳。
懷疑朝廷要對他們動手,而陷入人人自危的狀態(tài)。
搞不好,天下都會因此產(chǎn)生動蕩。
所以這些北元余孽后代的死,必須是不幸戰(zhàn)死沙場。
而不能因為鎧甲質(zhì)量問題,死于敵人之手。
從表面上看,不管是戰(zhàn)死沙場,還是因為鎧甲質(zhì)量不行而暴斃。
似乎沒有多大的區(qū)別。
可前者代表的是運氣,亦或是自身武藝不精的問題。
但后者卻能解讀為,朝廷惡意謀害士紳之子。
如今天下剛太平?jīng)]多久,天底下懂得軍械的人還不少。
要是鎧甲大規(guī)模出現(xiàn)問題,引起諸多參與助剿令之人喪命。
很難不讓意外喪子的士紳們懷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