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平息
不出數(shù)日,蕭鐸果然言出必踐,將官家親批的圣旨請了下來。
在等候消息的這些時日,沈明琪已將那幾個孩子暫時安頓在自己家中,她則索性搬至樊樓后院居住,也方便照料生意。
在這期間,她所設的小推車外賣越發(fā)紅火。
有了前些日子試吃活動的造勢,再加上樊樓這塊金字招牌,小推車周圍早已里三層外三層圍了不少看熱鬧的人。
推車旁機靈的伙計臉上堆著笑,口齒伶俐地向眾人解釋這“外賣”究竟是怎么個章程。
人群中一個穿著半舊綢衫的中年男子擰著眉頭,揚聲問道:“若是我們付了銀錢,說好的時辰卻不見你們送菜來,該如何是好?”
那伙計也不惱,反倒笑得更殷勤了,朝四周拱了拱手,聲音清亮:“諸位客官放心!您點了菜、付過錢,咱們就會給您一張印著樊樓朱印的票券,上頭明明白白寫著您點的菜品、時辰、還有付的銀錢數(shù)目,菜送到了,票券再還給我們。”
他特意頓了頓,環(huán)視一圈,見眾人都豎著耳朵聽,才又接著說:“若是真有耽擱了沒送到的,您只管拿著這票券來樊樓,咱們不僅分文不少地退還銀錢,還照樣將菜品給您備得妥妥當當!”
眾人一聽,放下心來,紛紛上前要試個新鮮。
每日訂單絡繹不絕,竟至忙不過來,不得不添雇人手方能應付。
樊樓的生意并未因師語樓的降價而受挫,反因這別出心裁的外送之法更顯興隆。
然并非所有食肆皆如樊樓這般從容。
城中不少腳店本就因不得自售酒水、本高利薄而舉步維艱,如今師語樓一發(fā)狠降價,他們也被迫跟著壓價,終日營生竟入不敷出。
一時間,怨聲四起,皆道這師語樓是要逼得同行無路可走。
恰逢蕭鐸帶來圣旨允準慈幼局一事,沈明琪便借此良機,廣發(fā)請?zhí)瑢|京城內(nèi)各大食肆與酒樓的東家在樊樓里齊聚一堂,辦了一場頗具聲勢的慈善募捐晚宴。
師師因與沈明琪素有嫌隙,并未出席。
宴上,沈明琪以樊樓如今極受歡迎的小推車外賣作為“籌碼”,當眾宣布:凡捐足一定銀兩的店家,便可將其食牌懸掛于樊樓小推車之上一整年,借樊樓外賣的渠道銷售自家菜品。
一時間,不少原本受師語樓壓價所困的食肆酒樓紛紛響應,既為慈幼之善舉,也為自己謀一條新路,善款很快集至頗豐。
沈明琪更趁勢提議成立“東京飲食行業(yè)協(xié)會”,得到在場眾多東家一致贊同。
眾人公推她為第一任會長,統(tǒng)管協(xié)會事務。
沈明琪既為協(xié)會會長,自當為眾食肆酒樓排憂解難。
她親自動手炙了上好的羊肉,又特調(diào)了一味秘制小料,盛入食盒,徑直往石員外府上而去。
應門的小廝一眼便認出了她,恭敬一禮后,立即入內(nèi)通傳。
不過片刻,小廝便返回,引她步入內(nèi)廳。
石府內(nèi)的陳設與她春日前來時幾乎別無二致,只是時節(jié)已從芳菲轉(zhuǎn)為蕭索,空氣中透著一絲凜冬將至的清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