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后生看著手里的錢,眼睛都亮了。
他們平時上山砍柴,一天也掙不了幾十文,這一上午摘枇杷就掙了這么多,比砍柴劃算多了!
回去的路上幾人腳步輕快,嘴里還不停地念叨:“沒想到枇杷真能賣錢,江老板真是個實在人!”
“是啊是啊,走走走,咱們快去多摘些過來!”
趁著現(xiàn)在人少,一會兒全村都知道了人多了就摘不到多少了。
回到村里,段娘子又把在桃源居的事說了一遍,村里人頓時炸了鍋。
之前打趣段娘子的婦人湊過來,拿起錢看了看,又問:“真能賣三文錢一斤?沒騙我們吧?”
“當(dāng)然沒騙你們!我們親手摘的枇杷,親手拿的錢,還能有假?”
后生笑著說,“江老板說了,有多少收多少,咱們摘多少她要多少!”
李老見是真的,趕緊召集村里人。
“大家都聽好了!江老板收枇杷,三文錢一斤,想賺錢的,現(xiàn)在就扛著竹筐去山上摘,摘多少有多少!”
不少人都動了心。
家家戶戶找出竹筐、麻袋,大人小孩齊上陣,一窩蜂往山上跑去。
原本冷清的山路上一下子擠滿人,大家嘰嘰喳喳聊著。
“往年這枇杷爛在地里都沒人管,今年竟能賣錢,真是老天開眼了?!?/p>
誰不喜歡多一筆銀子呢,這跟白撿有什么兩樣?
“可不是嘛!我家小子正愁沒錢買筆墨,這摘幾天枇杷,就能湊夠錢了!”另一個婦人接話道。
大家手腳麻利,有爬樹摘高處的果子,有的在樹下?lián)斓袈涞墓樱械呢撠?zé)把摘好的枇杷裝袋,忙得不亦樂乎。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村里人都扛著滿滿的枇杷回來了,家家戶戶院子里堆滿了枇杷。
李老組織人清點,全村一共摘了兩千多斤枇杷。
第二日一早,李老和段娘子帶著人,推著枇杷往桃源居去賣。
江茉早就讓人準(zhǔn)備好了秤和錢袋,開了桃源居后門收貨。
荔枝和鳶尾忙著稱重、記賬、給錢,不可開交。
段娘子心里樂開了花。
她當(dāng)初只是想給江茉帶些枇杷嘗嘗,沒想到竟給村里帶來了這么大的好處。
江老板真是活菩薩啊。
這一忙就是半天過去,鳶尾望著一院子枇杷,一時無言。
先是紅薯,后有土豆,現(xiàn)在是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