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五百年。
陳景安體內(nèi)的洞天已經(jīng)成長到了相當?shù)某潭?,日月交替化作晝夜,只是洞天之?nèi)顯得空空蕩蕩。
唯有一串巨大的葫蘆藤屹立其中。
陳景安設法想讓這里熱鬧些,但不論他使用何等寶貝,全都沒有作用。
即便如此,他也能明顯感受到自身道行的蛻變。
不再局限于元神。
如果說,化神境靠著元神巍峨,可以直接掌中觀紋般融合一片陸地的話。
那么返虛境的圣法洞天,更像是將真實世界拖拽進洞天世界。
至此,在這天地之下,總算能有了容身之處。
再往上的境界。
陳景安猜測,可能是想方設法要讓洞天內(nèi)有活物出現(xiàn),可以參考吞神。
吞神以自身為源頭,創(chuàng)立了“吞靈”和“噬魂”兩大種族分支。
一支是吞神本族,一支是黑獄旁支。
陳景安最初將其視作是外化修行的一部分。
可是現(xiàn)在看來。
吞神做的一切,未嘗不是因為,他的體內(nèi)需要一種能存活下去的生靈,這就是吞神族。
同理,大禹神君創(chuàng)立了神朝。
難不成,神朝本身就是他身體的一部分?
陳景安的思緒分散,繼而口吐鮮血,強行打斷了自己的胡思亂想。
否則照這樣下去,真得走火入魔了。
他平復心神,回想著過去這些年的修行經(jīng)歷,再展望只有一步之遙的返虛。
這一世的收獲比他想象得更大。
光是化神境的經(jīng)驗,就足以讓自己輕易完成下一階段的修行。
相比之下,他突破返虛的經(jīng)驗倒是沒有參考價值。
除非,自己能讓禹神在十萬年之后,再出手幫扶自己一把,不然這就是排除掉前置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