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最初也是采用凡人帝王的模式,直至出現(xiàn)了陳青立這位修行帝道的仙家帝王。
事情的畫風(fēng)才逐漸偏離了正軌。
帝王,權(quán)力。
這兩者都是引起不安分的根源,但陳景安對陳青立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這小子做過凡人,而且打小在官場歷練。
他的政務(wù)能力毋庸置疑。
陳青立比仙族中的任何一個人,都知道怎樣能做一個符合仙族利益的帝王。
唯一需要擔(dān)心的地方在于。
陳青立的腐化與怠惰。
這些凡人帝王都要面臨的問題,對于一位有修為在身的帝王倒是理想得多。
因為前者進(jìn)無可進(jìn)。
凡人帝王希望千秋萬代,長生于世,但世上沒有屬于他們的道路。
仙家帝王則不然。
帝道的本質(zhì)就是將國朝與個人修行捆綁,帝道靠著國朝壯大得以反哺,從而推著陳青立的實力登上新的臺階,獲得更長的壽數(shù)。
這可以極大沖淡歲月的影響。
再加上來自仙族的制衡,都足以讓陳青立三思而后行。
陳景安想到這,目光落在陳青立身上,笑著道:“為父這一路上,時常聽聞大景圣皇喜歡與民同樂,看來青立你是找到了修持心境的法門?!?/p>
陳青立點了點頭:“爹有所不知,這龍椅的位置當(dāng)真叫人如履薄冰。孩兒曾幻想過成為逍遙自在的仙人,奈何帝道成了我修行的唯一路徑?!?/p>
“我因帝道而受長生,卻不愿淪為帝道的奴仆?;仡櫷?,這輩子最無憂無慮的日子,莫過于在藏書閣的那些年。”
陳景安頓時了然。
他思索片刻,開口道:“既然是磨礪心境,為父這里倒有些心得。以你的情況,可以嘗試‘分神’之法?!?/p>
陳景安想到當(dāng)初的老楚,一個人的身上承載著多個人格。
這在過去看來,顯得匪夷所思,甚至厲害到讓人覺得忌憚。
可隨著[六欲天魔]的底蘊(yùn)加深。
歸根結(jié)底,這其實就是“幻魔道”與“吞魔道”兩者結(jié)合的雛形。
那位創(chuàng)立了種道的幻魔教主“易天行”,大概率也有從吞魔功里吸收靈感。
這就屬于陳景安早年的盲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