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陳景安計劃中的一大環(huán)節(jié)。
在他看來,天道和萬物的關系是互利互惠的,尤其是還有[萬法歸流]這道特殊的命格存在。
武天的武道繁榮,可以帶動天道的實力提升。
天道有了余力,向外擴張,侵略其他的小世界,奪取世界本源,又能進一步壯大自身的小世界,提高本界生靈的質量。
如此循環(huán)往復,天道與萬物都可以從中獲得好處。
這個思想的核心在于,化“內卷”于“外卷”。
當前首要的事情,就是補上“武圣”到“破虛”之間的境界差距。
在廣義的理解上,“武圣九階”就可以沖擊“破碎虛空”。
實則不然。
拋開“蕭澤”這等有[金丹十層]命格在身的特例不談。
以釋禮圣人為例,他是儒道與佛道雙修的武圣,很早就突破到了“武圣九階”。
相較于前面,他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彌補這個殘缺的“武圣境”上。
直至厚積薄發(fā),又遇到陳景安的及時雨,這才趕上了破虛的末班車。
他的路徑同樣不適用于萬物蒼生。
陳景安經過梳理,決定在“武圣境”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武祖境”。
武祖境的過程,就是將武圣境從殘缺修補到圓滿。
屆時,只要達到武祖九階,那他們就具備了沖擊破虛的資格。
至于天道本身。
它作為明面上的反派,實則也是這一切的推動者,能夠獲得的好處自然遠多于這些本土生靈。
他們有的,天道可以分潤一份。
他們沒有的,天道同樣可以占得好處。
雙方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只需要警惕那些如同“陳景安”自己一樣的外來生靈,不給他們發(fā)育的機會,天道就能立于不敗之地。
陳景安規(guī)劃好了“武天”的發(fā)育路線。
他再度返回界河。
這般穿行于不同的小世界,也讓陳景安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時間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