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道君聞言,同時朝著長庭圣君拱手,隨即向外走去。
與此刻的長庭圣君一樣。
大趙和大韓的道君同樣身上散發(fā)著濃烈的尸氣,凡是被他們的這股尸氣污染,不論修士還是凡人,全都會變成只有殺戮意志的行尸走肉。
長庭圣君站在原地,維持著整個東洲的天機屏障。
他如今化身為大趙雄主,兵鋒直指東洲,大有將其統(tǒng)一的勢頭。
這可不是他閑來無事尋的消遣。
恰恰相反——
這是長庭圣君在開疆拓土,以“大禹神朝”的名義。
昔日神朝一統(tǒng)界河。
他們這些立朝時就冊封的圣君,大都體會過無功可立的感受。
這固然維持了神朝的穩(wěn)定。
可是換而言之,神朝內部的人員階層停止了流動。
亞圣永遠是亞圣。
圣君永遠是圣君。
偌大的神朝如同一潭死水,沒人能多拿多占。
但現(xiàn)在大禹神朝已經喪失了對界河的掌控。
這無疑是從頭開始的機會。
長庭圣君作為昔日執(zhí)掌“欽天監(jiān)”的監(jiān)正,他對于神朝的運作機制最是清楚。
如今“大禹神君”和“禹神劍”都下落不明。
論功行賞的標準就落到了實際的功勞上。
誰的功勞大,誰就能分到更多的神朝遺澤,甚至有機會更進一步,獲得神獸的認可,成為新的神朝之主。
長庭圣君沒有合體的資質。
在他的認知里,“神朝之主”是唯一目前確定能通往合體的路徑,而且自己已經研究了這么多年,自然不會再走其他道路。
自己要做的,就是趁著那群人尚未反應過來,好讓神朝氣數(shù)足夠青睞他。
……
隨后,大趙仙國和大韓仙國走上了全民皆兵的路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