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數(shù)月,便是頗為艱難的談判。
國共雙方達成合作,同意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
但是具體的談判,卻是命途多舛,一波三折。
甚至最開始的時候,中央軍這邊想要來硬的,來個斗爭到底。
只不過蔣某人還是惜命的,表示這硬的也不是非來不可,還是想辦法曲線救蔣吧。
后續(xù)又是多次的談判,國府在談判之中,仍舊是咄咄逼人的姿態(tài),紅軍總部這邊,為了盡快促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達成,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協(xié)和讓步。
可即便如此,國府這邊仍舊故意拖延著時間,一直沒有完全敲定下來,并且也并沒有展現(xiàn)出很多的誠意。
直到7月7日這一天,盧溝橋的一聲槍響,讓一切都發(fā)生了改變。
日軍開始全面入侵,大軍奪取平津之后,火速南下,開始侵占華北大片地區(qū)。
同年8月13日,日軍開始進攻上海,淞滬會戰(zhàn)打響。
此時國府才算意識到,不能再這么打下去了,這場國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才算是真正建立了起來。
直到8月18日,蔣介石才同意將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從此紅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后面國府又將番號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但是因為“八路軍”深入人心,也就沿用了下來。)
95章少帥的禮物,改編成八路軍獨立旅
只是雙方達成的協(xié)議中,只給了八路軍三個師的編制。
后續(xù)艱難談判,又額外爭取到了一個獨立旅的編制。
雖說給的正式編制,只有三個師,一個旅的兵力。
但是紅軍這邊,倒是有的是法子。
反正我已經有的軍隊,絕不可能裁撤掉的。
那就采取多種方案,來解決這個問題。
例如編成大量的獨立團,在《亮劍》里面李云龍的獨立團,就是這種性質的部隊。
本身也是八路軍,但是在編制之外,沒有國府這邊提供的武器和彈藥補充。
當然,八路軍正規(guī)部隊,也并沒有得到太多國府提供的武器和彈藥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