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慕霄接過護士遞過來消好毒的銀針扎在云朵的穴位上,兩針以后云朵慢慢的睡了過去。
白慕霄的操作讓手術(shù)室的麻醉師看呆了。
您這樣做有沒有考慮過別人的感受呀?這要是推廣開了,我們這些西醫(yī)麻醉師要有多少人失業(yè),這些麻醉藥廠家會不會破產(chǎn)、那還有藥商再給提成?您老人家考慮過沒有呀?
此時此刻麻醉師的心里是五味雜陳。
人家醫(yī)院不愧是中國最高級的醫(yī)療機構(gòu),這個麻醉科就有四十多間手術(shù)室,樓道里也是人來人往,都是忙碌的醫(yī)務人員。
因為這邊有錄像,還是讓其他手術(shù)室的人對這邊有所關(guān)注,一有時間就有人扒著門上的窗戶往里面看。
白慕霄開始動用鬼眼窺視和這些缺血灶和軟化灶相連的頸部動脈血管,然后交代護士把兩支藥用鹽水溶解后抽進五毫升針管中,照著左側(cè)頸動脈就扎了下去。
器械護士沒有想到白慕霄這一針竟扎的這么準,因為動脈壓力大,針一扎進去,血液就順著針眼把針管塞頂了起來。
這在專業(yè)上叫回血,表示針尖已經(jīng)扎入動脈血管中。
她們護士扎頸動脈首先需要通過手指感受頸動脈的波動來確定頸動脈的位置后才開始扎針。而這年輕人竟然沒有事先動作就一針下去了。
藥劑被白慕霄緩緩的推注進去。
其實當初的方案白慕霄是想通過顱骨之間的縫隙進針,但是病灶都在大腦中間,如果這樣進針必然傷害到進針路線上的腦細胞。這可是得不償失了。
而從血管注進藥水不可避免的跑到別的腦組織地方,用藥量就加大,自然費用也就增加了,當然一樣會恢復其他地方腦組織細胞的恢復。
但白慕霄可以用鬼眼真氣操縱藥水的流向,因為這些藥物上也有真氣,所以操縱起來還是很輕松。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藥量都在白慕霄的控制之下,主要還是功力有限,但這就足夠了。
軟化灶的供血血管是堵死的。
但血栓也是由壞死的細胞組成,所以這些壞死的細胞很快就被新生成的細胞所吞噬,這個過程很漫長。血管慢慢的重新開通。很快就有藥進入軟化灶,壞死的細胞開始重生,一樣漫長。
那些缺血灶也是如此。一個小時后這邊的病灶被藥物浸潤完成后,白慕霄停止了注射。
這時候針管里還剩四分之一的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