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李二爺套上毛驢車就帶著白慕霄趕往山林觀察點。車上已經(jīng)裝上了不少大白菜和土豆,還有小米和白面。
李二爺說這些東西都是村里為觀察點準(zhǔn)備的,是村里和縣林業(yè)局以前達(dá)成的協(xié)議。也就是為白慕霄之后一個月準(zhǔn)備的口糧。
二奶奶叮囑白慕霄沒事就下山來家里歇腳,有什么需要就往村委會打電話,讓你二爺把東西給你送上去。就好像送自己的兒孫出遠(yuǎn)門一樣絮絮叨叨。
這時的李櫻花則是默不作聲的跟在車后,可以看出她的眼角有潮氣升騰。
白慕霄真不明白這一家人怎么對自己就這么好?自己可對人家沒有做一件值得感激的事情,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掃一笤帚地,推一把磨。這大概就是山民的樸實吧。
從村子到山林觀察點雖說只有五里路,但這五里路是直線距離,可要走到十里也不止。這應(yīng)該就是山里說的望山跑死馬吧。
李二爺在路上告訴白慕霄這條路雨雪天能不走盡量不走,因為道路崎嶇狹窄,一旁是萬丈深淵,沒有習(xí)慣走山路的人,稍有不慎一失足就會粉身碎骨;打雷天不要走,因為在山上移動的物體很容易被雷擊中。去巡山一定要帶著那條巡山狗,這樣遇見猛獸之類的大型動物就能保住性命。當(dāng)然這里也沒有豺狼虎豹,頂多就是野豬。那巡山狗別看是一只土狗,但最善于和野豬搏斗。
一路上李二爺給白慕霄交代著各種注意事項,就像叮囑出遠(yuǎn)門的兒孫絮叨個不停。
白慕霄也沒有太在意。他以為等跟觀察點的老張頭交接的時候,人家肯定比李二爺交代的更細(xì)致。只不過礙于老人的熱情,白慕霄也是哼哼唧唧禮貌的答應(yīng)下來,全沒放在心上。
然而到了觀察點跟老張頭交接的時候白慕霄才發(fā)現(xiàn)自己想多了。老張頭把觀察點的工作手冊搬給他,告訴他觀察點的工作都在這里邊,自己慢慢看;指著墻上林區(qū)地圖上畫著的紅線,告訴他這就是每天的巡邏路線。想轉(zhuǎn)就轉(zhuǎn),不轉(zhuǎn)也沒有人管,就是個良心活,只要不出事就沒事。但記住出門一定帶上巡山狗,不要在別的地方瞎轉(zhuǎn),容易迷路;最后教給他電臺的使用方法后就開始把自己的行李往毛驢車上搬。
看來老張頭是歸心似箭,一刻也不想在這里多待。
臨走李二爺拍了拍白慕霄的肩膀,“寂寞了就下山轉(zhuǎn)轉(zhuǎn)。”
等白慕霄把他們送走,就拿起工作手冊看了起來。
其實觀察點也沒有什么復(fù)雜的工作,只有兩項工作,一是防火。一旦發(fā)現(xiàn)火情通過電臺上報就算完成任務(wù)。二是防止盜伐。單憑一個看山人想防止盜伐山林那是不現(xiàn)實的事,所以這件事也就沒有人太當(dāng)真。只要不是明目張膽的大規(guī)??撤ゾ秃?。像村里誰家蓋房子要用些木料,砍上一兩棵成材樹,也多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也就是為什么村里人對老張頭很好的原因之一。
一個月的時間把整個山林的巡邏環(huán)境就摸熟了。山里樹木有油松、落葉松、欒樹、合歡樹、暴馬丁香樹、柏樹、橡樹、柁樹、白樺樹、山楊樹等。
閑來無事白慕霄還用老張頭留下了的陷阱抓到了不少山雞和野兔。好在這年頭國家還沒有實行嚴(yán)格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這讓白慕霄在這里的生活過得是相當(dāng)奢侈。吃不了的就給村里打電話,讓村里派人上來把這些野味帶下去分給鄉(xiāng)親們。因為白慕霄比老張頭大方,所以村里人對他更親切。
在這荒無人煙的山上,白慕霄算是徹底放空了自己,再也沒有為往日的不順?biāo)鶡X。
在這里沒有生活壓力、沒有人事糾葛,除了寂寞沒有其他毛病。神仙們的生活也不過如此吧?這正好符合白慕霄這個時期的心態(tài)。只要能夠掙錢供弟弟妹妹順利完成學(xué)業(yè),犧牲自己的前途也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