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事可沒那么容易。先不說白羽現在生死未卜,光是通天箓和臣帝魔淵就夠讓人頭疼的了,更別提風塵也摻和進來了。他想救白羽,就得把白羽的血脈倒灌一半。但喚醒她還不夠,要想讓她真正覺醒血脈,就得把所有東西都還給她。也就是說,風塵現在得把當初白羽給他的全部還回去。這不僅僅是血脈的牽連,還包括了白羽的靈魂之力,以及她當初為了救風塵而決然獻出的半數真靈。風塵為了續(xù)命,白羽當初可是傾其所有,根本沒想過自己怎么活下來。如果不是通天箓在最后關頭把白羽的真靈和一絲殘魂扣下,她可能早就灰飛煙滅了。
要把這一切都還給白羽,血脈只是其中一部分。風塵的元神里有白羽的靈魂之力和她一半的真靈,都得還回去。這個過程就像抽絲剝繭一樣復雜,白惜墨還不知道風塵已經經脈續(xù)接,體內自如,第二元神也已經完成。在修補識海時,還牽動了一絲白羽的真靈,這才讓風塵能完全動用體內的云凰之力。他以為風塵再次倒灌,對白羽來說是救醒的機會,但對風塵來說,這可能又是一次危機時刻。
這件事一直讓白惜墨牽腸掛肚,所以當幻象轉到風沙堡,看到滿天血云,風萬霖在風沙中長袍飄飄,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風塵,也想起了將來救治白羽可能遇到的種種變故。這古怪的洞府似乎察覺到了他的心聲,眼前的幻象,可能就是因此而生。
盡管白惜墨感到驚訝,但他也因此找到了關鍵所在。在幻象中,他發(fā)現了一個驚天的秘密,那就是風塵和雷功正在討論一個逆天的方法,即修身煉體反化元神。這一點所有人都沒想到,也沒人敢嘗試,可能是因為這個方法太危險了。當初風塵遭遇不幸時,大家討論辦法時,這個可能的解決之道就被自然而然地忽略了,導致一個可能的解決辦法被直接忽略。
現在白惜墨在幻象中看到了這一幕,雖然他不知道其中的奧妙,但從情形來看,這可能確實是一個可行的方法。這讓他看到了希望,也因此想到了未來。如果風塵能以此修行,不出意外的話,一旦這個方法可行,只需半年光景,風塵的情況應該就足以應付救治白羽。到那時,只需解決通天箓和魔淵的隱患,白羽就能真正蘇醒。
一旦想通了這件事,白惜墨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刻也不想耽擱,立刻就要抽身離去。但他轉身剛要走,突然意識到此行的目的,殞靈臺始終都是這一切的關鍵。即使救治白羽用不到它,但說不定在覺醒血脈時,也能以此增添助力。
再者,據白惜墨所知,風塵現在正跟著雷功,他的一些造化都在天通道君的卦象中有所體現。前路未知,沒有兇險也沒有福澤,但反過來一看,前路不測,滿是危機卻處處充滿造化。這樣的機會,或許能讓風塵因此而成大器。他的先天之靈經脈已經續(xù)接,與這幻象相比,說不好哪個成就將來會更高。但對白羽來說,結果都是一樣的。
這樣的考量,白惜墨也能接受。畢竟從時機上來說,眼下的機緣可能更能影響著往后的發(fā)展。畢竟這個古洞從未聽說過,其內部情況白惜墨眼下也不完全知曉。但就一個幻象,就能讓白惜墨看出一個可能的方法,如果再深入探究,說不定能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這事兒真是巧得不能再巧了,就像是命運在背后悄悄安排了一切。雖然現在情況還算不上十萬火急,但既然線索已經擺在眼前,那我肯定得去一探究竟?!卑紫蝗婚g露出了一抹苦笑,里面既有苦澀的滋味,也充滿了希望的光芒。有了明確的方向,他決定親自去揭開那神秘古洞的面紗。
嘩啦啦~
就在這一剎那,那神秘古洞深處傳來了響動,水池里似乎有什么東西在悄悄地滑來滑去,藏在深不見底的水下,白惜墨根本看不清楚。他試著用神念去探測,卻發(fā)現這看似普通的池水竟然能阻擋神念,讓他的元神之力無法深入。白惜墨眉頭緊鎖,心里既困惑又好奇。
波~
一個水泡慢慢地從水面升起,跳到了三尺高的地方,在水面之上突然爆開,一縷水汽緩緩飄落,重新融入水面。然而,這縷水汽卻帶起了一團七彩的霞光,光芒映照在古洞的頂部,引來了另一道不知從哪里來的光亮,反射到池水之中。
這兩道光華交織在一起,在池水中央映出一個平臺,白惜墨抬頭一看,那平臺上的陰陽兩道正是太極圖譜,它們不停地轉動,生生不息。緊接著,一聲吱嘎的響聲傳來,太極圖譜開合之間,一個光點突然出現,就在白惜墨的眼前,嗖地一聲飛出了古洞,不知飛向何方。
白惜墨沒看清楚那是什么,但他覺得這事兒非同小可,轉身就想追上去。然而,池水里又傳來一聲響動,吸引了他的注意。太極圖譜再次開合,第二道一卷書簡躍出水面,同樣在白惜墨眼前化作一道流光飛出古洞,不知去向。
“那是什么……”白惜墨不禁感到好奇,雖然他沒看清楚那書簡的模樣,但那一閃而過的氣息卻讓他感到熟悉。那氣息和白羽懷中的通天箓總綱一模一樣,白惜墨三年來天天和它打交道,對此還是挺有把握的。
然而,在這個地方,竟然有一卷通天箓直接出世,雖然他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卷,但十三道之中,除了那些已經名揚四海、有了歸屬的,剩下的幾卷,白惜墨也能猜出個大概。
眼前這卷,一閃而過,那熟悉的氣息不僅在白羽身邊有所感應,這些年他心里一直想著姬瑤仙子,在她身上,也有一絲相似的痕跡。正是由于這點,白惜墨不禁自言自語:“這氣息如此熟悉,和瑤兒的修為似乎有著某種聯系,莫非剛才那卷,正是瑤池一脈早已丟失的太陰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