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小喬聽春娘說,他當時暴跳如雷,徑直沖到了伯父面前大聲反對。
伯父無子,一向將侄兒視若己出,平日很看重。但當時,喬慈也被伯父給打了出去,還給關了禁室。
小喬這一夜也沒有合眼。
父親向來疼愛自己,她心里也知道,倘若不是萬般無奈,他是絕對不會答應將自己嫁過去的。現(xiàn)在兩家聯(lián)姻消息已經散了出去。人心本思定,全城百姓都為此興高采烈著,身為郡守的父親,就如同被架上虎背,背負著二十萬兗州軍民的期待,他除了答應,確實沒有什么別的退路了。
先前她曾對大喬說,她欲嫁魏劭,請她成全自己。當時那么說,不過是她了解大喬,倘若自己不這么說,她是絕不肯放下身為喬家長女的責任和比彘一起私奔離去的。
當她煞費苦心地想幫大喬扭轉前世軌跡的時候,其實也在暗下決心,自己同樣絕不會照前世那條路走下去的。
理想很美好,但現(xiàn)實果然狠狠拍了她一板磚,把她拍的七葷八素有點找不著北。
小喬忍不住只能苦笑。
路確實是改了,但改成了另一條絕路而已。
她不可能像大喬一樣也一走了之。何況,即便她想跑,也是不可能了。伯父大約吸取了教訓。難怪這兩天,自己無論去哪里,邊上總會跟著三四個大房那邊過來的健婦。
糾結輾轉了一夜,天亮的時候,她終于勸服自己,只能試著去接受這樣一個陰差陽錯的結果。
……
次日,魏家派來的婚使抵達,名蔡遜,乃漁陽議曹史。喬越領喬平以及一干家臣正裝相迎,隆重待客于前堂,上榻入席,酒過三巡,才面露無奈地說,原本打算議婚的長女不幸身染惡疾,醫(yī)士斷言不合婚姻,幸好弟家另有一女,才貌更勝長女一籌,希望改以次女議婚,結下兩姓之好。
雖張浦之前再三向他保證過,魏家必會接納,但喬越心里依舊有些惴惴,唯恐對方以為自己不敬。沒想到蔡遜無半分不悅,談笑風生,稱盡快遣信知照主公,等主公回復便是。喬越這才稍稍放心。筵席散后,親送蔡遜入驛庭,命驛丞以上賓之禮待之,回來后,翹首等了十來天,那邊便來了回音。
果然如張浦所言,魏家同意了。
喬越大喜。
……
時婚俗秉先古之六禮。像喬魏這樣的世家豪門聯(lián)姻,從納采到最后成婚,正常至少也需半年時間。但這一次,兩家不約而同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盡快完婚。沒兩天,魏家的聘禮就送到了。聘金厚達萬金,寶馬十二,比天子婚制略降一級而已。當日聘禮從濮陽城北門入,一路舉樂送至使君府,沿途民眾夾道觀看,嘖嘖稱羨,熱鬧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