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能走山路,但是技術要好!”
“你聽聽,摩托車就是能走山路!
你這種死農(nóng)民,一輩子沒去過縣里,你見過啥?”
“我沒見過,好像你見過似的?”
“安平,大馬路什么時候修?村里來技術員了,據(jù)說要修十米大馬路,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很快!”
“這大的馬路,咱們得修到哪年哪月啊?”
“不用擔心,我在地區(qū)報了項目,會從全地區(qū)調工,來給咱們修馬路!”
“哇!”
村民們?nèi)技悠饋?,大聲叫好?/p>
他們下下河灣這輩子,專門給別的地方調工,幫別的地方干活了。
本地一分錢好處沒得到。
現(xiàn)在終于見到好處了!
調工分兩種,一種是義務工,沒有任何好處!
一種是拿工分,跟村里干活差不多。(也許會有點生活補助。
周總視察密云水庫工程后,農(nóng)民工可以拿到9元補助,主要用于改善伙食。(所以拿到手多少?)
其他地方……)
比如老五陳安泰,調工去修電站。
他在幾百里外,給別的縣修電站。
他干的活,跟上河灣村一毛錢關系沒有。
但是他的勞動,計入生產(chǎn)隊的工分。相當于他在隊上干活,在隊上分錢分糧食。
隊上的工分,注水了!
陳家村出糧出力,給隔壁縣修電站。修完三年回家,電站跟你沒一分錢關系。
調工出去的地方,是什么想法,可想而知。
現(xiàn)在好了,上下河灣大馬路,也要從全地區(qū)調人,自帶干糧來幫他們干活。
他們上下河灣,吃了這么多年虧,終于有回報,輪到別人吃虧了。
心里只有一個字,爽!
今天的心情是大不同啊大不同!
……
陳安平跟鄉(xiāng)親們打聲招呼,騎上摩托車,一溜煙而去,消失在曲折陡峭的山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