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明頓11、貝雷塔390、勃朗寧auto-5,這都是北美最常用的散彈槍。
既然要打獵,肯定要選擇最有威力的槍支。
至于ak和沙漠之鷹等,這些都是打著完過手癮用的。
山里最大的威脅是野豬和美洲豹,不管遇到那一種,這些槍都是送死的份。
野豬皮糙肉厚,ak和手槍很難對其形成有效的殺傷,即便是射中了,對野豬來說也構(gòu)不成多少致命傷。
基本上就是你擊中對方十次沒殺死對方,對方一個沖擊你就命喪山林了。
而美洲豹則是太靈活,又擅長潛伏,等它狩獵你的時候你很難有時間來瞄準(zhǔn)目標(biāo)。
散彈槍就不一樣了,大面積的殺傷,不管是野豬還是美洲豹,都是絕佳的選擇。
一行人走了半個多小時,終于發(fā)現(xiàn)了目標(biāo)。
“這是5個小豬崽,它們的媽媽應(yīng)該就在這附近,我們隱藏好等著就可以了”。
不遠(yuǎn)處,幾只小野豬正在一片空地上撒歡,恩斯特目測了一下最少有七八十斤了。
七八十斤的小豬崽,也就只有在北美能看的到。
在北美,野豬一年能繁殖兩次,一窩四到六個小豬仔左右。關(guān)鍵它們根本沒有天敵威脅,獅子、豹子這些野豬殺手都在非洲大草原上班,根本無法對北美的野豬帶來威脅。
再加上北美人對豬肉不感冒,野豬肉又硬又騷,根本沒人買,也不會做。
就算有人想吃,也不會有獵人售賣。
狩到野豬自己吃可以,要是想要出售,就需要檢疫部門出示的傳染病檢疫許可證,太麻煩不說,還需要花錢。
本來就不好賣,還可能賠錢,誰愿意干這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呀。
不要以為檢疫是小事,不管是美利堅(jiān)還是加拿大,對于野味的傳染病問題都查的非要嚴(yán),每年都有不少的人因?yàn)槭秤靡拔陡腥靖鞣N傳染病。
這就讓北美野豬泛濫成災(zāi),政府甚至求著民眾去打獵,畢竟每年光是處理這些野豬,就得花幾千萬甚至上億美元。
說到底還是美食的匱乏,你放在華夏試試。還花錢治理?只會花錢保護(hù),生怕被吃成保護(hù)動物。
“來了”約翰一聲低語,靠著一顆大樹下的恩斯特瞬間隱蔽,半天沒發(fā)現(xiàn)目標(biāo)后對約翰疑惑的問道“哪兒呢?你是不是年紀(jì)大了眼花了?”
約翰可沒有慣著恩斯特,熊掌似的大手差點(diǎn)給他拍趴下。
“看不見鳥兒的動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