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周腳步微頓。
他回過頭來,看向梅有義,眼神平靜,沒有任何情緒。
“梅尚書,你高升回京,還未來得及恭喜?!?/p>
“此番恭喜了?!?/p>
梅有義拱手謙讓:“同喜,同喜?!?/p>
朝堂上的這一場交鋒,后宮自然不知,但二月初六,宮中連下數(shù)道圣旨。
第一件大事,便是四月末要至東陽行宮駐蹕。
上奉請仁慧太后、皇貴太妃和貴太妃隨行避暑,另宣召周宜妃、梅賢妃、姜貴嬪、孟熙嬪、司徒美人、馮采女伴駕。
宮中事交由慕容昭儀和德太妃處置。
兩位皇嗣自然也在隨行之列。
除此之外,榮親王、禮親王留守京中,靖親王、永寧公主、永昌公主隨行。
這一通安排,讓人驚訝萬分,可這驚訝還沒結(jié)束,接連又有三道圣旨下達(dá)。
第一便是冊封。
因姜云冉處置六宮事功勞卓絕,又仁義孝順,謙和端方,著晉封為從二品昭儀,統(tǒng)領(lǐng)六宮事,從此成為高位妃嬪。
第二則是賜大公主景明舒封號慶安,領(lǐng)親王俸祿。
第三擢升梅有義為凌煙閣臣。
接連幾道圣旨,直接把朝廷內(nèi)外眾人砸暈。
待回過神來,才終于看懂景華琰的處置。
爭奪閣臣的這一場戰(zhàn)爭中,終究是梅氏獲勝。
而梅氏也終于達(dá)到了家族頂峰,入閣拜相,成為國之重臣。
梅氏一系也終于聲勢壯大,成為能與姚氏抗衡的氏族。
為了安撫姚家,景華琰直接封一歲的女兒為慶安公主,領(lǐng)親王俸祿。
兩者皆升,誰都沒有吃虧。
然公主年幼,母妃離宮,這個(gè)公主的封號不過是鏡花水月,徒有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