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格二:雜役僧(各類佛門雜活皆可無師自通)]
[命格三:傳經(jīng)僧(精通青山佛法,可為人師)]
[命格四:怒目僧(對于魔道生靈有著一定的壓制力)]
[命格五:輪回之?。ㄔ战饎倢ξㄒ坏茏拥睦佑。舸障嗾J)]
[命格六:儒林之友(儒林創(chuàng)始人“荀仕林”的好友,遇到儒林之人基礎(chǔ)好感度倍增)]
陳景安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消化完了“景安和尚”的一生。
“佛身?不知這與轉(zhuǎn)世之身有什么區(qū)別?!?/p>
陳景安回想著景安這一生,他的所見所聞。
這只給陳景安一種感覺。
那就是對方突破的速度未免太快了。
而且,這不僅是他一人快,而是整個世界都顯得快。
若將兩邊的修煉境界對標。
景安三十歲沒能突破筑基,就已經(jīng)成了旁人口中的“犬徒”。
縱觀青山寺,百歲之內(nèi)突破到金丹境的,也不在少數(shù)。
然而,這樣一個天才無數(shù)的勢力。
他們的最高境界,竟然又只是剛到化神境。
這種認知上的錯亂,著實讓陳景安感到不解。
此外,再就是他那位神秘的師尊。
在陳景安的記憶里,他對元空的實力了解不多,只知道這位在同輩之時就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了“無敵之姿”。
元空離開青山寺的時候還不到百歲。
從他能打破慣例來看,這實力最少也有元嬰境,他大概率是一位百歲之內(nèi)就突破化神的絕世妖孽!
這樣的資質(zhì),便是陳景安都只能望洋興嘆。
“金剛,竟然又是一位合體境的大人物。”
陳景安想到了自己的第二世,壽皇同樣短暫有過一位合體師尊“常陽神君”。
這要再算上元空金剛,那就是足足兩位了。
他何德何能,竟然有這么深厚的師徒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