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上。
陳義紹都擺出恭敬聽從的模樣,而且這架勢當(dāng)真是努力在學(xué)習(xí)。
陳明遠活到這把歲數(shù),未嘗不明白諸子女之間的小心思。
大兒子“陳義經(jīng)”時日無多,仍一直想方設(shè)法將直系的子孫送到他膝下?lián)狃B(yǎng)。
二女兒“陳義霖”名義上安于現(xiàn)狀,可是每年變著法帶外孫回家。
小兒子“陳義紹”早年也是放不出屁的悶葫蘆,突破到筑基之后好像一夜之間就學(xué)會說話了。
他畢竟當(dāng)了這么多年的葉蚯園長,各種樣式的族人陳明遠都見過。
何況這些還是自家的崽子。
陳義紹到底是在金窩里長大的,這就限制了他的道行。
自以為是的藏拙,陳明遠一眼就能望穿。
他沒有當(dāng)面戳破,實則也是認可陳義紹這種目標明確的行事作風(fēng)。
修仙不是過家家。
陳義紹打小生活在他的光芒之下不假。
可問題是……陳明遠自己難道不是這樣走過來的嗎
甚至,他頭上頂著的光環(huán)更大。
他爹是長子,自己又是長孫。
祖父更是陳氏仙族的開拓之主與定海神針。
最初,他們長房甚至被視作是族長之位的有力競爭者。
這個節(jié)骨眼上,他爹“陳青旺”突然以閉關(guān)為由消失在了外人的視野里。
從那時起,陳明遠就肩負了兩代人的擔(dān)子。
唯有陳明遠自己清楚。
他是怎么從別人口中的“庸碌長孫”,變成如今旁人眼中德高望重的“遠祖”。
這短短幾個字,他到底走了多久。
陳明遠無意給孩子說教,告訴他父輩的艱辛。
一如當(dāng)年他爹對待自己的這樣。
在他看來,前人栽樹,不就是為了讓后人能站得更高些。
只是,光學(xué)會爬樹還遠遠不夠。
他還得知道怎么澆樹。
這便是陳明遠希望小兒子可以自己參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