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陳洋,其他的分身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加速。
一旦分身真正意義上壽終了,最終會退化回靈桃樹的狀態(tài),并且停止成長。
這個過程積累的法力,獲得的經(jīng)驗與閱歷,都會成為桃林的一部分。
此外,他通過陳洋也真正體驗了“登天書院”的教學方式。
這再對比第三世“明月天君”創(chuàng)辦的崇圣書院,哪怕作為對手,他也得承認“登天書院”的水平確實領先了一個時代。
在陣法的日常運用方面,他們稱得上是登峰造極。
而且,登天書院從修煉之始,就已經(jīng)開始了思想觀念上的塑造,這其中肯定少不了秘術(shù)與陣法的加持。
這對最多只有練氣境的修士而言是致命的。
陳景安的那道分身“陳洋”,受其影響已經(jīng)對“登天書院”和師尊“北辰天君”生出了認同心理。
在這種環(huán)境下,他如果真的成長起來,大概率會成為登天盟的忠實擁躉。
即便要動手的對象是大景陳氏,陳洋也不會有任何猶豫。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出發(fā)。
絕對忠誠的陳洋,又確實是打入登天盟最無懈可擊的探子。
因為當陳景安這個本尊都沒法讓他改變立場的時候,登天盟也就更不可能從陳洋身上查出任何問題。
“這陣法管理倒是有點意思?!?/p>
陳景安比照著“登天書院”的運行模式,這與自家當初的“葉蚯試煉”倒是不謀而合。
這都是培養(yǎng)新血的辦法。
如今“葉蚯試煉”的影子與考核者都已經(jīng)更迭了幾代人。
雖然這一傳統(tǒng)仍舊運行,而且可以保證下限,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弊病也不可避免凸現(xiàn)出來。
以兩代人都有靈根為例。
仙族推行的“仙凡分離”,只能隔開修士和普通的族人。
可修士之間的血緣關系“父子”“母子”“叔侄”“姑侄”這都是無法人為分離的。
假如為了實現(xiàn)所謂的“絕對公平”,就通過族規(guī)禁止血親相認與扶持,這對本就是靠著族人血脈為樞紐的修仙家族,無異于自掘墳墓。
陳景安和陳青雉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從未想著在這方面下手。
然而,其弊端也很明顯。
因為當長輩的經(jīng)歷過“葉蚯試煉”的流程之后,在培養(yǎng)后輩的時候就會有意進行定向培養(yǎng),只為了能在“葉蚯試煉”中有更出眾的表現(xiàn),獲得仙族的重點培養(yǎng)。
這本是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