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月的時間里,基地也是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是第三顆人造太陽被成功點燃,基地范圍內光照時間被提升到了6個小時,這基本上和主星某些季節(jié)的光照時間已經非常一致了。
得到提升的不僅是光照時間,大氣層的溫度在三個月的時間里也緩慢提高,現(xiàn)在基地內白天最高溫度可以達到24度,夜間的最低溫度也提升到了-5度,雖然還是很寒冷,但這個溫度下已經有許多植物可以存活了。
在易雪的安排下,大量的樹木被有序的種植在基地的空地上,得益于實驗室研發(fā)的生長藥劑,這些被移植過來的樹木很快就在aj-1031行星的表面扎根存活,通過光和作用,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同時也釋放出大量的氧氣。
雖說這點量的改變對整個行星的大氣層來說幾乎是微乎其微的變化,可在基地范圍內所有人還是感覺到了空氣質量的改善,人工制氧劑也在經過計算后開始減少投入,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fā)展。
第一批從hn-1231行星購買的植物已經全部種植完畢,唐錦又下了第二批的訂單。
hn-1231行星的星長馬恒嘉自然是樂呵呵地接受了訂單,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安排貨運飛船把唐錦需要的樹苗送到aj-1031行星。
唐錦的訂單直接刺激了hn-1231行星的樹木市場,一時間行星政府收到了大量建立林場的申請。
時間回到三個月前,太陽系,主星,東方軍區(qū)司令部。
唐繡正在翻看唐錦剛剛加密發(fā)送過來的低配版熱電轉化技術,他雖說不是搞技術出身,但這玩意的價值他還是非常清楚的。
核能源一直得不到各軍區(qū)政府的重視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核能是必須轉化為電能才能被利用的能源,無論是裂變反應、聚變反應還是核輻射帶來的能量最后都牽扯到熱電轉化技術。
聯(lián)盟一直有這項技術,只是聯(lián)盟擁有的技術熱電的轉化率僅僅為20,過低的轉化率讓核能一直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地位,主星的核電站目前也只是供應民用電,軍方單位用的都是藍晶能源。
若不是藍晶的開采量一直上不去,可能主星上已經沒有核電站的生存空間了。
現(xiàn)在唐錦的這一份技術直接把核電站的效率翻了一倍,等于在現(xiàn)有核電站數(shù)量規(guī)模不變的情況下,每年的發(fā)電量卻翻了一番。
唐繡估計這東西一時半會不會引起各軍區(qū)政府的注意,但民間資本對此絕對有很大興趣。
呵……民間資本?有資格參與核電站的民間資本,哪個不是和政府間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
唐繡頗為諷刺地想著,找民間資本還不如把這技術直接給政府那邊操作呢。
不過,東西不能白給,換點什么好呢
“通知首相有空來我這里一趟,我有些事要和他聊聊?!?/p>
唐繡按下了桌子上的通話鍵同秘書說道。
唐繡身上有兩個官職,一個是東方軍區(qū)副司令,這是軍方的職位,還有一個是東方軍區(qū)副執(zhí)政官,這是政府方面的職位。
執(zhí)政官的行政級別要高于首相,唐繡讓首相過來見自己是程序上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
東方軍區(qū)以往的狀況是四大家族聯(lián)手壓制唐家,斗爭最激烈那會,唐軍和唐繡的命令對于四大家族而言就是個屁,他們根本不會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