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有七八成真。”
堂下一人站立,身上滿是灰塵,千里迢迢連夜入京,身懷重要情報,不敢洗漱,直奔大理寺來。
韓正春面色緊繃,徒生寒意。
自打他進了大大理寺,剛正不阿,處事公正,雖得罪了不少人,但是官聲一向清正。
此次,奉陛下之命,暗中再查去年倒賣軍糧一案,沒想到又查出另一樁公案。
韓正春眉心的褶子能夾死蚊子,臉頰緊繃,燈光映照在臉上,忽明忽暗,顯出幾分猙獰來。
“你所言之事,季大人當初可知情?”
“回大人的話,屬下一路往北暗查,守將與當?shù)毓賳T沆瀣一氣,羅織黨羽,欺上瞞下。所以去年凌云鶴的糧隊才會被輕易扣押,去年陛下已經(jīng)清查一遍只是大敵當前,御敵為重,故而并未一查到底,今年屬下奉命繼續(xù)深挖,才發(fā)現(xiàn)邊城幾處城池皆已牽涉其中?!?/p>
韓正春后背上的汗都要冒出來了,去年陛下做出決斷,當時就處置了幾位領頭的官員,一是為了平息民怒,二是為了御敵。
但是時間緊迫,無法將所有的脈絡全都查清楚,皇上因此一直憋著一口氣,大勝回京之后,便命他私下里繼續(xù)追查此案。
韓正春的手捏著手里的情報,指尖一下一下點過。
當初宋浡然與季云廷力保凌云鶴,不知道礙了多少人的眼,兩人回京之后,在朝堂之上也是頗受阻撓,皇帝一直按壓不動,可他心里明白,是在等他的消息。
火光搖曳,不時發(fā)出噼啪聲。
不知道沉默了多久,這才開口問道:“證人帶回來沒有?安置在哪里?”
“證人屬下悄悄帶回京,就安置在屬下的家中。”
事涉邊城文武官員,他是絲毫不敢大意,就怕證人被人搶走,萬一滅了口,他怎么跟大人交代?
邊城的官員如此囂張,必然有京城的官員為之作掩護。
上下牽連,互通訊息,官官相護,才會讓他們在邊城猖狂這么多年。
因為兩國常有摩擦,每年撥往邊城的軍糧年年增加,哪知道這些糧食沒能到將士們的口中,反倒是被人倒賣獲利。
所有運往邊城的糧食,都會經(jīng)城關入城,只要一入城就會被邊城管員知悉。
凌云鶴的糧食就是這樣被扣押的。
若無官員互相勾連里應外合,上下串通,又怎么會盤踞成這么大的勢力。
即便是皇帝親征在邊城,這些官員依舊敢暗中下手,不就是認為有人庇護,不會出事?
朝堂上的官員派系復雜,互相之間利益勾纏,因此大家多數(shù)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不鬧出大亂子,就不會深究。
人情世故,不外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