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老師對自己的弟子往往是極為嚴苛的,這就造成了師徒之間的關(guān)系往往極為僵硬。
弟子在師傅面前連大聲說話都不敢,更別說像薛奇和蔣衛(wèi)雨這般調(diào)侃自己的師尊,說出自己師尊的丑事了。
從這件事上也能看出來,姜長夜這個長輩,應(yīng)該屬于那種比較不拘一格的人,否則薛奇和蔣衛(wèi)雨也不敢在他的面前如此放肆。
姜長夜不說話之后,薛奇和蔣衛(wèi)雨便也失去了繼續(xù)調(diào)侃他的心思,而是轉(zhuǎn)頭和陳稻幾人聊了起來。
通過聊天,陳稻也大抵知曉了薛奇師徒三人的來歷。
據(jù)薛奇所說,他們?nèi)四耸浅鲎栽街菀粋€名叫仗劍宗的宗門。
而仗劍宗的建立,還要從前朝,也就是周朝的初年說起。
仗劍宗的建立者乃是周朝初年的一個讀書人,名叫張宗。
張宗出身于富商之家,家里條件不錯,又喜好讀書,因而自小埋頭苦讀,希望能夠通過科舉當官,改變自家商賈的尷尬地位。
周朝初年,政治還算清明,即便是沒有權(quán)勢的普通人,若是書讀的好的話,也未嘗沒有考上科舉,改變自身階級的可能。
然而……張宗顯然并不屬于天賦異稟的讀書人。
埋頭苦讀了十數(shù)年的他,在科舉的考場上屢次落榜,終于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
他在習文一道上,并沒有絲毫的天賦,甚至可以說是愚鈍。
在自己十八歲那年,連秀才功名都沒能取得的張宗終于是心灰意冷,決定棄文從武。
俗話說的好,老天給你關(guān)了一扇門,那必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讀書天賦堪憂的張宗,在習武一道上卻是天賦極強。
十八歲開始習武的張宗,僅僅兩年的功夫,便從一個普通人突破至了七品巔峰境界。
兩年連破三個境界,這個速度與陳稻相比當然不算什么,可相比起普羅大眾,張宗的境界提升速度,已經(jīng)算得上是驚人了。
當然,這也與張宗家中富裕不無關(guān)系,出身商人之家的他可以不需要為修煉資源而煩惱,只需心無旁騖的習武就成。
這導(dǎo)致了張宗在武道上進境極快,兩年七品,三年便成功突破七品境界,成為了一個中三品武者。
到了這個境界之后,家里的財力便不足以供張宗繼續(xù)修煉了。
于是張宗索性辭別了父母,離開了老家,前往九州各地游歷。
在游歷的過程中,一直閉門讀書、習武的張宗有了更加廣闊的見識,游歷的路上見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也增長了他的閱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