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枝挺直身板:“自不敢忘!”
那是在朝廷設置寶鈔提舉司之后不久,在句容當知縣的顧正臣被調回金陵擔任寶鈔提舉司副提舉,后來他與工部尚書李敏一起到了琉璃廠,安排匠人燒制了放大鏡。負責接待他們的便是自己,在那之后不久,自己就收到了皇帝“再造一批放大鏡”與“禁止外流一塊”的旨意。
顧正臣繼續(xù)說:“在抵達泉州晉江之后,官窯起,第一件事不是燒制陶瓷,而是再造一批放大鏡?!?/p>
“再造,可是陛下有旨意……”
“這文書上沒告訴你,聽憑我差遣?”
“這是吏部公文,非是陛下……”
“那你認為,吏部公文為何會加上這一句?”
王枝明白了。
平日調令文書絕不會加這么一句,因為該誰管是有規(guī)定的,你去當主簿,自然只能歸知縣管,不用多說。而吏部莫名其妙加上了這句話,顯然是皇帝特意安排的。
為了打消王枝的顧慮,顧正臣還是說了句:“此事陛下已是特許?!?/p>
王枝放心下來,問:“那制造多少放大鏡合適?”
顧正臣想了想,說道:“制造一批厚度不同的放大鏡,一定要確保潔凈里面無氣泡、無顏色。至于數量,每種厚度先制造一百吧。”
對于望遠鏡這東西,顧正臣只知道凸透鏡可以構成,但具體使用哪一種鏡片,鏡片厚度對使用效果的影響如何,顧正臣并不甚清楚,需要一次次組合實驗才能敲定。
在王枝走后,顧正臣看向劉基,嘴角微動:“就沒想著避開你,何必裝睡如此深沉?”
劉基翻了個身,看著顧正臣,問道:“你知不知道我是病人,睡眠很輕,還帶人在這里議事?”
顧正臣指了指船艙:“你回船艙找兒子,我回船艙找夫人,如何?”
劉基躺好,看向天上的橢圓明月,問道:“放大鏡是什么東西?”
顧正臣跟著躺了下來,枕著雙臂:“放大鏡,就是可以將東西放大?!?/p>
“如此神奇?”
“還有更神奇的,有一種東西叫做望遠鏡。”
“能望遠?”
“自然,誠意伯要不要與顧某定個君子約定,等我制出望遠鏡時,你能用上它。若是食言,便是非君子。”
“呵呵,這個約定,我可不敢應下啊,怕死了失約,怕活著受罪。你的好意我領了,但我這條老命若是一直茍延殘喘,怕是連最后的體面也留不住嘍?!?/p>
顧正臣看著撫摸右腹的劉基,清楚他早已看穿了一切,這個智謀無雙的老人,終沒有一個風光的結局。
送一程,再一程!
直至逆流而上,抵達青田縣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