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去國,不潔其名
掌柜崔辛并不認(rèn)識眼前的人,還以為是其他行當(dāng)?shù)恼乒?,拍了拍手中一疊嶄新的大明寶鈔,道:“這寶鈔好得緊,色彩鮮明不說,尺寸也適合,最讓人欣喜的是,皇帝也在寶鈔上面,有皇帝保佑,日后生意定是越做越順?!?/p>
陳寧有些不甘心,追問了句:“就沒什么不足之處嗎?”
崔辛打量了下陳寧,臉色一沉:“你這人心思忒陰暗,朝廷好好的寶鈔,非要找出不好的地方?吹毛求疵,不知所謂!”
說完,崔掌柜便甩袖而去。
陳寧恨得咬牙切齒,可又不敢當(dāng)著朱元璋的面發(fā)作。
朱元璋見陳寧出了丑,只是呵呵一笑,不以為然,便走入了大明錢莊之內(nèi)。
五個窗口,五個柜臺,全都是顧正臣畫的圖紙,費震找人壘砌的,因為高強(qiáng)度玻璃問題還沒解決,柜臺窗口兩側(cè)與上部全都用青磚壘實了。
柜臺里面是辦事的吏員、司會,每個柜臺外擺放有椅子,門口還有發(fā)放牌號的吏員。
主事蕭逸在柜臺隔壁房間里記錄與統(tǒng)算,聽吏員通報皇帝來了,還沒出門迎接,朱元璋、胡惟庸等人已推門走了進(jìn)來。
一番禮儀之后,朱元璋坐了下來,看向蕭逸問道:“怎樣?”
蕭逸取來賬本,恭恭敬敬遞了過去:“陛下,截止目前,已兌出大明寶鈔二十六萬貫余,目前數(shù)額還在增加之中。”
朱元璋接過賬冊看了看,這賬冊已不再是四柱清冊,而是四腳賬,上下兩式,上面記錄了大明寶鈔的出賬情況,下面記錄了金銀銅錢進(jìn)賬情況。
半日時間,二十六萬貫大明寶鈔流至民間,這個數(shù)額已是驚人。
胡惟庸見朱元璋面帶笑意,走出來說:“陛下,依臣看,大明寶鈔能如此快被商人、百姓認(rèn)可,顧縣男功不可沒,若不是他親力親為,定下這五版寶鈔,又屢屢獻(xiàn)策,挑出簡明扼要的對外三條,想來不會如此順利?!?/p>
朱元璋連連點頭,看向顧正臣:“你雖不在金陵,可論功行賞確實少不了你?!?/p>
顧正臣感覺渾身有些發(fā)冷。
胡惟庸竟然為自己請功,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哦,明白了。
挑撥離間!
戶部尚書馬貴、俞浦在這里,他們忙前忙后。
寶鈔提舉司提舉費震統(tǒng)攬全局,事事過問,副提舉曾通協(xié)調(diào)好、審核去,這里走那里跑。
感情被胡惟庸一說,功勞全是自己一個人的,戶部和寶鈔提舉司、大明錢莊只是干了無關(guān)緊要、不起眼的小事,這丫的不是給自己拉仇恨嗎?
顧正臣當(dāng)即表示:“陛下,臣可不敢邀功,要論功勞,自然是寶鈔提舉司費提舉、戶部馬尚書、俞尚書最大,就連主事蕭逸也付出頗多?!?/p>
胡惟庸看了一眼顧正臣,這個家伙已經(jīng)不是初入官場的新人,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判斷出別人的意圖。
原想著分化敵對,現(xiàn)在被顧正臣如此一說,戶部、寶鈔提舉司、大明錢莊話事人反而對顧正臣有了更多好感。
朱元璋對顧正臣的表現(xiàn)很滿意:“誰的功,誰的過,朕心里有本四腳賬,清楚得很。既然大明寶鈔通行順利,你也可以準(zhǔn)備回泉州府了。”
顧正臣點了點頭,道:“泉州府的大明錢莊,臣估算著,至少需要二十萬貫銀錢與五十萬貫寶鈔?!?/p>
朱元璋指向費震:“這件事你來負(fù)責(zé),戶部協(xié)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