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讓大明火器發(fā)展起來,壯大起來,火器匠人們就不能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不能死板,重復幾百年乃至上千年的配方。
鍛煉人才,比直接拿出結(jié)果更重要。
何況,顧正臣有的是時間,大明也有的是時間,不急于一時。
顧正臣確定了底火司的兩大任務,又詢問冶煉司郎中華孝順等人,華孝順直陳冶煉問題,高爐不夠高,材料不夠,溫度不夠,融化不充分,冶煉出的鐵與鋼容易銹蝕,使用年限低等。
冶煉的問題顧正臣并不在行,好在先輩在這方面留下了寶貴的財富,灌鋼法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jīng)普及開來,雖說這技術(shù)在宋代以前記錄很少,但宋人卻留下了寶貴的典籍,《夢溪筆談》、《天工開物》中都有介紹,大明冶煉匠人也精于此道。
倒是制造司的問題頗多,沈名二坦言:“經(jīng)制造司內(nèi)部討論之后,一致認為,制造司最大的問題在于制造速度慢,制造品類少,炸膛問題多,射程不夠遠,殺傷不夠大……”
顧正臣詢問:“制造司打算制造火器品類有多少?”
沈名二不假思索:“二十七類?!?/p>
“多少?”
顧正臣有些錯愕。
沈名二看著顧正臣的臉色,小心地說:“顧鎮(zhèn)撫,二十七類少是少了一些,眼下制造司正在翻找宋時火器典籍,力爭再增加十余個品類。”
顧正臣瞇著眼看著沈名二:“都有哪些品類?”
沈名二連忙介紹道:“火銃方面,有手把銅銃、手把鐵銃、碗口銃、斬馬銃、神銃、銃箭……神機炮方面,有信炮、襄陽炮、大將軍炮、二將軍炮、三將軍炮、銅炮、旋風銅炮、炮里炮、盞口炮、碗口炮……”
(請)
繞不過去的顆?;鹚?/p>
顧正臣憂愁不已,什么大小炮,什么二三將軍炮,就不能統(tǒng)一制式,火銃也是,威力都不大,倒是類型挺多。
“好了,自今日起,制造司只管制一類適合步卒使用的,擊遠殺敵的火銃,其他火銃統(tǒng)統(tǒng)取消。神機炮方面,重新設(shè)計兩款神機炮,一類需要單兵攜帶,最多是雙兵攜帶的神機炮,一類是重量較輕,但一樣要保證射程較遠?;疸|、神機炮合三類研制,其他各類統(tǒng)統(tǒng)砍去?!?/p>
顧正臣起身,嚴肅地看著眾人:“我們遠火局的匠人數(shù)量有限,不像寶源局有眾多匠人,必須將力量集中起來,分散研究是日后的事。你們記住了,威脅大明的敵人是草原之上的騎兵,而我們遠火局的使命,便是為步卒正面迎戰(zhàn)騎兵打造利器,這些利器必須能帶到草原之上去!”
沈名二、徐阿柱等人深感責任重大。
顧正臣所言是對的,遠火局匠人數(shù)量十分有限,火藥匠人、鑄造匠人都只有五十來人,這么少的人手,分攤到多種類研究上,根本無法實現(xiàn)突破。
索性斷舍一部分,集中力量,專攻三類。
這一日,遠火局確定了發(fā)展方向,也明確了各自任務,不需要的雜七雜八的東西搬了出去處理掉,騰出空間專作研究。
陶成道根據(jù)匠人的特長,分配任務,自己領(lǐng)了火藥配比優(yōu)化,這是一項枯燥且精密的活,需要大量的試驗,大量的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