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正臣皺了皺眉。
句容織造、裁縫大院,這是棉紡織產(chǎn)業(yè)興民之路,出于安全、流水線運作等考慮,只設(shè)置在了句容縣城里面。
可句容縣域范圍頗大,不是三里縣城,這六里甸距離縣城足足有四十里路,對于一些百姓家,想要去做工,就必須居留縣城。可一旦居留縣城,就無法兼顧家庭,這對于小農(nóng)經(jīng)濟,對于婦人主內(nèi)的大環(huán)境而言,不少人家依舊是難以接受的事。
若不是顧正臣好名聲加上待遇吸引,織造、裁縫大院未必能辦起來。
“在縣城之外開設(shè)分廠,這件事還需要本官好好考慮考慮,畢竟縣城之內(nèi)本官能確保安全,確保所有人按規(guī)做事,可一旦在外,出了安全事故,可不是小事?!?/p>
顧正臣沒有直接答應(yīng),而是留有余地。
安全問題并非托詞,句容織造、裁縫、匠作、學院,包括縣衙之內(nèi),顧正臣都不允許直接使用蠟燭,要求將蠟燭放在特定的容器之內(nèi),油燈也需要上罩子,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允許隨意移動,為的是避免火災(zāi)。
為了立下規(guī)矩并落到實處,顧正臣沒少費心思,人的慣性是強大的,人的疏忽是不經(jīng)意的,人的自以為不會出事的心思是存在的。
(請)
被專家害的……
若是這種集體式作坊出了火災(zāi),一下子出現(xiàn)數(shù)十人的死傷,那整個句容的產(chǎn)業(yè)都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這個風險,顧正臣不敢輕易冒。
里長王志見顧正臣看了過來,連忙說:“墾荒吧,種的地多了,打的糧食多了,日子自然而然就好過了。”
“今年六里甸新墾荒了多少畝地?”
顧正臣詢問。
王志愣了下,支支吾吾說不出來。
馮重接了過來:“今年墾荒田畝只有二百來畝,平均到每戶人家,也就多了一畝地?!?/p>
顧正臣將目光投向馮重:“墾荒不可行,對吧?”
馮重微微點頭。
墾荒需要耗大氣力,墾荒之后,地也不是一年就適應(yīng)莊稼的,生地熬成熟地,也需要兩三年,四五茬收成。
再說了,六里甸百姓就這么多,墾荒出來也需要有人能種,能打理才行啊。
這些田都要打理不過來,累死累活,你就是墾出來地,一戶人家墾出五十畝來,一百畝來,別說一個丁口,就是三個丁口也拾掇不過來啊。
沒人收拾的地,就是荒地,荒地的莊稼,雜草叢生,一年收成未必能比種糧多。
馮重想起什么來,連忙說:“縣太爺,我倒是聽到一個消息,興許是一條富民之路。”
“哦,說說?!?/p>
顧正臣對馮重的話寄予厚望。
馮重清了清嗓子,認真地說:“隔壁村里,有個光棍名為許頭,只因一臉麻子,人生得丑陋,加上家境不好,總無媒婆上門。但在二月里,許頭成親了?!?/p>
顧正臣皺了皺眉。
讓你說如何讓百姓增收,不是讓你丫的講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