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微微皺眉。
張煥心頭一緊:“沒有,興許是剛?cè)刖?,距離中秋又近……”
朱元璋冷厲地看了一眼張煥:“你最近——有些多舌??!”
張煥連忙請罪。
朱元璋冷冷看了一眼張煥,安排道:“讓劉伯溫來見朕?!?/p>
張煥應(yīng)聲,長噓一口氣。
走出寶源客棧,顧正臣帶顧誠、孫十八,走在金陵的大街小巷,享受著不多的自由與散漫。
街市上,擺攤設(shè)肆,賣力得吆喝,招攬買家,路人停下腳步,為些微小利爭執(zhí)不下,構(gòu)成了街道的喧囂與熱鬧。
走入一條巷道,喧囂漸遠。
清幽的巷道如同羈絆的繩,牽連著千家萬戶。
無論歲月別去春秋幾重,人們總可以循著這份羈絆,走向歸處。
傳過巷道走出,喧囂又撲面而來。
不知不覺,顧正臣到了洪武門外。
洪武門向南,直通正陽門,向北則是千步廊,千步廊左右是中書省、五部、大都督府,盡頭是承天門,承天門之后是端門、午門與皇宮。
洪武門街口很是熱鬧,售賣之物與聚寶門的竹、木、柴、薪不同,此處多以雞、鵝、魚、菜為主。想來也是方便官老爺回去的時候捎帶一點菜回家吧。
顧正臣準備買一條魚回去,讓客棧做一頓好的,正在討價還價,遠處就傳來了馬蹄聲,顧誠、孫十八連忙拉著顧正臣避在一旁。
二騎駿馬踏在官道之上,發(fā)出噠噠地聲響。馬匹之上,驛使弓腰,手中勒著韁繩,口中喊:“捷報快傳,閑雜讓路!”
百姓聽聞,紛紛避開。
一挑著擔子的老人行動遲緩,已是來不及躲開,驛使情急之下,驟然勒起韁繩,戰(zhàn)馬突然收力,背上的驛使沒個防備,翻過馬頭,重重摔在地上,戰(zhàn)馬受驚,雙蹄騰躍,幾乎站立而起。
另一名驛使魏生見狀,連忙呵住戰(zhàn)馬,翻身而下:“陳三,陳三醒醒!”
可名為陳三的驛使倒地,已是沒了呼吸。
“大夫,可有大夫?”
魏生扯著嗓子喊,見無人應(yīng)聲,顧不上再牽馬,跑向千步廊。
老人見死了人,癱坐在地上瑟瑟發(fā)抖,擔子里的菜灑落一地。百姓不敢靠近,生怕招惹禍端。
“老爺。”
顧誠見顧正臣走了出去,連忙喊了聲。
顧正臣走到陳三身旁,俯下身,探了探呼吸,已沒了呼吸,手指放在脖頸處,也沒了動靜,伸手撐開陳三的眼睛,見瞳孔并未放大且未渙散,臉色凝重地跪在陳三身旁,活動著手腕。
真是難為人,后世也就上過一堂急救課程,連實操的機會都沒有,也不知道能不能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