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當(dāng)魏徵?(三更)
不眠不休多少是夸張了,不過朱元璋也知道,顧正臣為了破案總是熬夜至三四更還是有的,更是暗中布置,察查線索,這也是他能在短時間內(nèi)破案的原因。
朱元璋讓李文忠與吳禎在門外等候,連內(nèi)侍也一起退下。
華蓋殿的門緊閉。
朱元璋深深看著顧正臣,正色道:“你在福建行省的所作所為朕心甚慰,這次召你來,卻不是為此事,而是為了另一件事?!?/p>
顧正臣以為朱元璋是問泉州衛(wèi)新軍的事,正思忖如何回答,朱元璋起身走了出來,沉聲道:“朕曾想給諸王各一百傾田,你說應(yīng)該給他們?nèi)偃f傾。后來搬運(yùn)銅錢演算,三十代之后,竟要十萬萬傾,窮盡天下也不夠給。自那之后,諸王、公主之事便擱置下來。”
“朕可以慢慢思量,可諸王挨個長大,眼下秦王、晉王府也在營造,總會就藩于國,遲遲不能定下歲供之?dāng)?shù),也是問題。朕命中書與戶部擬算,其歲給之?dāng)?shù)又太薄,無法難彰顯藩王之威嚴(yán),更是左支右絀,拮據(jù)得很。你主意多,給朕說說該如何是好?”
顧正臣有些措手不及,猶豫了下,還是老老實(shí)實(shí)地說:“陛下突然問起毫無準(zhǔn)備之事,臣一時也無良策。”
朱元璋肅然道:“隨便談?wù)?。?/p>
顧正臣低頭想了想,然后緩慢地說:“臣想言,又怕陛下懲罰……”
“盡管說,這里只有你與朕,恕你無罪?!?/p>
朱元璋沉聲道。
顧正臣認(rèn)真思考了一番,才開口道:“陛下,臣斗膽直陳。以臣之間,陛下希望分封諸王,給其節(jié)制邊軍之權(quán),以諸王拱衛(wèi)大明邊疆,藩屏江山社稷。只是——漢武帝也這樣做過,結(jié)果卻是七國之亂!陛下認(rèn)為,”
朱元璋臉色一變,沉聲道:“漢景帝輕信晁錯,黜削諸侯,七國之變,實(shí)由于此!況漢景帝為太子時,以博局殺吳世子!難道你認(rèn)為當(dāng)今太子會殺害其兄弟不成?還是你認(rèn)為,他日諸王敢不尊太子?”
顧正臣皺了皺眉頭,反問道:“陛下,七國之亂,當(dāng)真沒有私心嗎?”
朱元璋愣了下。
曲在漢景帝還是在七國,這個問題可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蓲侀_曲直,不提誰的對錯,單單問一句,漢七國之亂的藩王們,到底有沒有私心?
有機(jī)會當(dāng)皇帝,誰丫的愿意當(dāng)藩王。
人往高處走,你不能不將藩王當(dāng)人看……
顧正臣握了握拳,繼續(xù)說:“七國之亂可以打著清君側(cè)、誅晁錯的旗號起兵造反,那陛下有沒有想過,若大明也分封諸王,他日朝中但凡有一二大臣不順藩王之意,他們也可以用清君側(cè)的名義起兵!”
“藩王,有封國,有兵,有節(jié)制地方兵力之權(quán),有皇室血脈,振臂一呼,轉(zhuǎn)眼之間就可能是十萬之兵!到那時,朝廷是打還是不打?若打,是兄弟殘殺,兵戎相見。若不打,就是封疆裂土,大明江山難全!”
“臣所言絕非危言聳聽。誠然,以太子之能,確實(shí)可駕馭諸王,如今諸王也敬重太子,知臣之道??扇羰怯谐蝗眨侍珜O掌管天下,那一群群叔輩,還有多少敬重?以叔凌侄,以長欺幼,此事陛下可曾想過?”
朱元璋氣得抬手就將桌案上的文書掃落在地,厲聲喊道:“顧正臣,你太放肆了!”
顧正臣知道話說到這里,已不能回頭:“陛下,諸王為屏藩,不如將為屏藩。在陛下看來,將不如子孫可靠,可陛下須知,朝廷一紙文書,可決將生死富貴,但一紙文書,卻無法撼藩王,更不可能收其封國!他日有異心,不僅不能成屏障,還將成為朝廷防御之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