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百姓,是最大的道理
一言不合就趕人走,看似霸氣威風,實則并不現(xiàn)實。
顧正臣是泉州知府不假,可林唐臣也是朝廷任命的泉州通判,不能因為政見不同就“拔刀相向”,將其踢出府衙。
雖然朱元璋給了顧正臣“便宜行事”的圣旨,但那是用于貪官污吏的,不是用于毫無問題、清清白白的同僚身上的。濫用權(quán)力等同于濫施淫威,眼下看似風光無限,可后面反噬過來時,沒有人愿意伸出手幫自己一把。
劉基提醒過自己,雖立于天之下,可失了人和,很容易便失去地利,沒了地利,腳下隨時可能是深淵。
人和不可失,自己不能只顧著雷厲風行,一言堂,還需要團結(jié)下屬,上下一心為朝廷效力。
馭下之術(shù)!
以前是知縣,直接換了一批自己人,給其好處,立下規(guī)矩,談不上幾分馭下之術(shù)。
到了泉州,殺了一批官吏,雖然提拔了一批人,可他們都是吏員,上來的官員不是自己提拔的,而是朝廷調(diào)任的,這就考驗自己能不能駕馭這兩個人了。
回到泉州府之后,顧正臣還沒適應(yīng)這兩個人的存在,現(xiàn)在林唐臣冒出來反對自己,未必只是反對征調(diào)徭役,更多的應(yīng)該是反對自己將他們當作吏員指揮。
說到底,這還是當官經(jīng)驗不足,且手握權(quán)力過大造成的。
顧正臣反省了自己,看著倔強的林唐臣,微微點了點頭:“那就——日后再議?!?/p>
聶原濟明顯有些錯愕,已經(jīng)做好抗議到底的林唐臣也愣住了,直至顧正臣離開,兩個人還沒反應(yīng)過來到底怎么回事。
林唐臣、聶原濟來到泉州府,聽到最多的就是顧正臣的殺伐果斷,他敢殺官,也敢殺民,說殺便殺,不經(jīng)過刑部、皇帝批準。
面對強勢的顧正臣,林唐臣、聶原濟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事,但兩人曾為地方知縣,頗有政績,且對于治理地方都有主見與自認為合理的一套,面對顧正臣大踏步前進的舉動頗是不認可。
聶原濟相當老道深沉,并不打算公開反對顧正臣,但林唐臣認為佐貳官的職責便是糾正掌印官的不對,這才不留情面,站出來堅持,甚至已經(jīng)做好了丟官甚至丟命的準備。
只是,顧正臣竟然退讓了。
趙三七走入二堂,對聶原濟、林唐臣行禮之后道:“顧知府讓兩位去泉州港?!?/p>
聶原濟、林唐臣不知顧正臣想要做什么,命人備馬車出行。
當馬車至泉州港時,聶原濟、林唐臣下了馬車,看到了端坐在馬背之上的顧正臣。
顧正臣見兩人來了,翻身下馬,抬了抬馬鞭指向碼頭,說:“用不了多久,泉州港將煥然一新?!?/p>
聶原濟笑道:“開海之后,貿(mào)易必是興盛,不出五年,這里很可能會出現(xiàn)千帆競發(fā)的壯觀場面。”
林唐臣看到百姓中不少人光著膀子揮汗如雨,他們這是下了力氣在干活,沒有懈怠與偷懶。
但仔細看,卻又不見衙役與軍士監(jiān)督,林唐臣皺眉道:“為何監(jiān)工不在?”
聶原濟定睛一看,果沒有監(jiān)工,不由著急起來,連忙說:“我明明告知了泉州水師,安排軍士作監(jiān)工……”
顧正臣將馬鞭交給林白帆,笑了笑:“聶同知,水師原本是打算設(shè)監(jiān)工,只不過被本官撤了?!?/p>
“為何要撤?”
聶原濟甚是不解。
顧正臣哈哈一笑,反問道:“那為何要派衙役或軍士監(jiān)督?”